夢中小梅的身影仍在他腦海裡不停地閃現,他不明白為什麼突然會做這麼一個夢,難道小梅在家遇到什麼不測之事了?或者是小梅想他了?母親能不能教她繼續學文化?他想了很多很多……
不知不覺中,他來到了南京火車站,不經意間聽到有人在打聽去揚州的火車,這讓他立即聯想起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著名詩句,以及家鄉民歌《摘石榴》——
……
聽說下揚州正中我心頭,
打一個包裹跟你一道走,
一下揚州再也不回頭喲,
呀兒喲,呀兒喲,依得依得呀兒喲,
一下揚州再也不回頭喲。
……
他覺得揚州一定是個好地方,不如趁此機會到揚州去看看,遺憾的是小梅不在,要是能和她一道下揚州,那該有多美啊!
經了解,南京到揚州不通火車,隻能到鎮江坐船過去。於是,他買了一張去鎮江的火車票,到達鎮江又從渡口乘船到達揚州。
玉強在揚州大街上轉悠了半天,發現這裡除了水多、樹多、環境優美,彆的好像也沒什麼特彆的,因為他並不了解這座城市悠久的曆史和古老的文化底蘊,所以他無法欣賞這座美麗的古城。
玉強從早晨到現在,一直沒吃東西,當務之急是要填飽肚子,他發現這裡和南京一樣,安徽糧票也無法使用,他覺得自己不能再像昨天那樣狼狽,他決定到鄉下去看看。
他順著一條馬路,走了約半個小時,發現路邊地裡有紅薯,見周邊無人,便扒出幾個大紅薯來,在路邊的水溝裡洗了洗。
不知道是不是太餓的緣故,他覺得這裡的紅薯跟家鄉的不一樣,又嫩又脆又甜,非常好吃。
他坐在水溝旁,一邊吃一邊觀望著路上來往的車輛,突然發現前方一輛飛速奔馳的卡車,在錯車時將同向行駛的拉板車的撞到路下,司機可能沒看見,繼續飛速前行。
他立即飛奔過去,見板車已落入水溝,一個把手搭在岸上,還有幾塊木板散落在地裡,就是不見拉車的人,他迅速跳入水溝尋找。
他本以為水溝不深,沒想到水深達到他的胸部,他的腳很快觸及到一個人的腿部,他立即潛入水中,發現他身上被板車和好多木板壓著,他迅速將其移開,把他抱起來。
玉強見他鼻孔和嘴巴到處都是汙泥和水草,肚子鼓得很高,在清洗其鼻孔和嘴巴以後,將其搭在自己的大腿上,使勁拍打他的後背,吐出許多渾濁的水來。
他把板車搬到馬路上,將這名男子拉到市內一家醫院進行搶救,這時這名男子已經醒過來,經透視、拍片等檢查後,大夫說,沒什麼大事,對症處理後,已神誌清楚,讓其回家休息。
玉強這時才知道這名男子名叫劉本清,家住本市郊區大運村,他按照劉本清的指點,一直把他拉到家裡。
其實,劉本清出事的地點離他家也就二裡多地,如果不是玉強及時發現,他可能將再也無法回家了。
劉本清的妻子見丈夫被人用板車拉回來,感到十分驚訝,當聽完他和玉強的說明後,他妻子立即上前拉著玉強的手說:“小夥子,謝謝你!你是我們老劉家的恩人,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陳玉強。”
玉強將劉本清抱到床上休息,其妻問他:“聽你的口音不像本地人,你是……”
“我是安徽迪安人。”玉強沒等她問完,立即接過話茬。
本清的妻子拿著衣服過來,對玉強說:“小夥子,看你衣服都濕了,這是本清的衣服,你快給換上。”
“沒事,都快乾了。”玉強說。
“還是換上吧,你這衣服也臟了,換下來我給洗一洗。”
“謝謝阿姨!”
“傻孩子,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呢!”
本清對妻子說:“看病的錢都是玉強出的。”
“這個錢我們得加倍給,花了不少錢吧?”
“沒多少,也就幾塊錢。”
“不可能,救了一條人命,怎麼會花幾塊錢?”
無論玉強怎麼解釋,本清妻子就是不信,拿了有好幾十塊錢塞給玉強,他實在沒辦法,最終收了十塊錢。
玉強對本清的妻子說:“阿姨,大叔拉的木材還在水溝旁,我去拉回來。”
本清的妻子姓周,玉強和周阿姨一道把木材全部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