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王紅兵組織召開了全大隊社員大會,在會上對玉強的問題進行了澄清,並傳達了陳書記對開展聯產計酬責任製工作的指示精神,要求各生產隊抓好落實。
王紅兵在落實陳書記的要求上,還是有些顧慮,他始終認為陳玉強後來搞的就是包產到戶,是嚴重違反中央政策的。因此,他不能冒這個風險。
所以,在王家峪生產隊,他隻要求王富貴恢複玉強一開始推行的包產到組責任製,沒敢將土地分到各家各戶,社員們雖然有些不滿意,但也沒辦法。
玉蘭見王紅兵和王富貴沒有啟用哥哥的那個《方案》,便找楊隊長說明了陳書記的想法。楊隊長這次倒是很乾脆:“既然是縣裡安排的試點,我當然同意,不知陳書記有什麼具體要求?”
“他就欣賞我哥的那個《方案》,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們隊的情況進行一些修改。”
“其實,王家峪已經搞過,在那裡搞試點不是更好嗎?”
“陳書記原先也是這麼考慮的,是我給爭取過來的。”玉蘭既給自己臉上貼了金,又打消了楊隊長的顧慮。
“你給楊家崗辦了一件好事,大家肯定高興,我們隊委會也不用擔風險,皆大歡喜。”
“我麻個去我媽那裡,把那個《方案》拿來。”
玉蘭來到娘家,玉軍已回部隊,桌子上放了一些棗子,便問母親:“媽,哪來的棗子?
彩雲道:“就是你們村老光棍三楊送來的。”
“嫂子也真是的,我哥不在家,她現在老跟他來往,您應該管一管。”
“他每次來放一點棗就走了,我也不好說什麼。”
玉蘭把這次來的目的告訴了母親,彩雲聽說陳書記要在楊家崗搞試點,便把她抄寫的那個《方案》拿出來,讓玉蘭也抄寫了一份。
回來後,玉蘭就拿著那個《方案》找楊隊長商量:“這就是我哥他們搞的《方案》,您先看看。”
楊隊長道:“你不知道啊?我鬥大的字不識幾個,還是你念給我聽吧。”
玉蘭將《方案》原原本本念了一遍。楊隊長聽後,覺得很詳細,表示同意,倆人又結合楊家崗的具體情況,對《方案》做了一些修改,隊委會上順利通過了這個《方案》。
陳書記見到唐嶺公社報上來的請示和《責任製方案》,覺得可行,經會議研究決定,同意在楊家崗村開展“包產到組,責任到戶”試點工作。
接著,陳書記便和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以及農業局的領導一起來到唐嶺,召集公社周書記和王紅兵,在楊家崗召開了“包產到組,責任到戶”試點部署會。
秋收結束後,楊家崗的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玉蘭家分到七畝八分地,旱地三畝六,水田四畝二。
其他生產隊一看就明白,這實際上就是包產到戶,一些膽大的生產隊也跟著效仿。王紅兵覺得,這是縣裡的意思,不會連累自己,所以,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是自己所在的王家峪生產隊不能分田到戶。
玉蘭分到田地後,犁田又成了問題。有運從來沒犁過田,公公身體雖然恢複了許多,但犁田這種體力活根本乾不了。
有運覺得自己在平日裡,哪個方麵都沒法跟玉蘭比,這次倒是個機會,他要利用這個機會,顯示一個男人的優勢,彰顯一下自己在家中的地位。
有運扛起犁具牽著牛,玉蘭扛著鋤頭,東平也跟著一起,來到村後分到的旱地犁田。
一路上,東平和有運交代犁田的基本要領和技巧。到達目的地,有運在父親的指導下,給牛架上了牛軛,穿好繩索,裝好犁,便右手握緊犁把,左手攥著繩索,“駕”地一聲,可這牛居然一動不動,無論他怎麼吆喝,就是不走。
一氣之下,他用鞭子使勁抽了它一下,隻見這牛“哞”了一聲使勁飛奔起來,犁也翻了,玉蘭急忙上前,抓住牛繩“籲”地一聲,這牛才停了下來。
玉蘭用手摸了摸牛的頭部,輕輕地拍了拍它,然後握住犁把,調整好角度,抖動了一下繩索,“嗨”的一聲,這牛便穩穩地前行,腳下隨即翻起一卷卷黑黝黝的泥浪。
玉蘭曾經和二叔學過犁田,但當時隻是覺得有趣,並沒想著將來要乾這活,所以,也隻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技術。
她覺得這活還是應該讓有運乾比較合適,於是,便交給了有運,讓他慢慢練習,自己用鋤頭碎土。
有運在父親的指導下,犁田的活漸漸入了門,但心裡還是感到很惱火,本想在玉蘭麵前顯擺一下,沒想到讓她占了上風。
一天下午,玉蘭和有運正在犁田破土,突然聽到有人喊她,回頭一看,原來是玉強,她感到很驚訝:“哥,你什麼時候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