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回到家,正好玉蘭就在這裡,她對玉蘭說:“我讓慶鳳麻個過來,孩子已經一周歲了,你就認了吧?”
“不可能!我說了,除非她和剛子斷絕關係,否則,我不會認她的。”
“好了,不說這個,我從南京買了幾斤好大米,讓你們嘗嘗。”
晚上,彩雲做了幾個菜,還做了一個紅燒甲魚,這是玉強上午剛從西衝水溝抓到的。
彩雲用自產的大米和從南京買回來的大米,分彆做了兩鍋米飯,她給每人都盛了兩碗,盛得多的那碗是自產的大米飯。
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下後,彩雲說:“你們仔細品嘗一下,這兩碗米飯有什麼區彆?”
過了一會,她問有翠:“你覺得這兩碗米飯哪個好吃?”
有翠道:“我覺得差不多,好像沒什麼區彆。”
她又問大家:“你們覺得有什麼區彆?”
“沒區彆。”大家都這麼說
彩雲也覺得沒區彆,這讓她再次興奮起來,更加堅定了她的想法。
有翠感到奇怪,她問婆婆:“媽,您琢磨這個乾什麼?”
彩雲道“這種大米每斤賣到二塊出頭,而普通大米才幾毛錢一斤,你們對此有何感想?”
有翠道:“這不可能,您要說每斤一塊左右我信,因為這種大米確實好吃,而且產量也低,價格高些很正常,但二塊多絕不可能,您肯定讓人給騙了。”
彩雲沒把有翠的話放在心裡,她問玉強:“你知道我從南京買回來的大米叫什麼大米嗎?”
玉強道:“不就是普通的大米嗎?”
“這叫綠色大米,實際上跟我試驗田種的大米是一回事,就是不用化肥和農藥,所以,我想擴大種植麵積。”
玉強不解地問:“綠色大米?”
“市場上把這種不用農藥和化肥種出來的水稻叫綠色水稻,加工出來的大米叫綠色大米。”
“普通水稻那麼便宜,糧站都不收,這種水稻價格這麼高,他們更不會收了,到時候賣給誰呀?”
“我們種植綠色水稻不用賣給糧站,可以通過大米經銷商直接上市銷售。”
玉強不明白,母親前不久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把甲魚養殖做大做強,怎麼突然要種植綠色水稻?
“我上次跟您說的擴大甲魚養殖規模的計劃,您當時不是表示同意嗎?怎麼這麼快就變了?”
“沒有變,我想在稻田裡套養甲魚,兩件事一起做,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玉強聽了,瞪大了眼睛看著母親,半天沒反應,有翠跑過去,把手放在婆婆的額頭上,彩雲用力將其推開:“你乾什麼?”
有翠看著玉強說:“媽不發燒啊?”
彩雲不解地問:“誰說我發燒了?”
“您這幾天都去哪了?”
“什麼意思?”
有翠看了一眼玉蘭道:“玉蘭,你說媽是不是中了邪了?”
彩雲把筷子朝桌子上一拍:“你才中了邪了呢!”
“沒中邪,也不發燒,怎麼老說胡話?”
氣得彩雲指著有翠道:“誰說胡話?告訴你,我清醒得很!”
樹傑見母親和奶奶爭執不下,連忙打圓場:“好了,都彆爭了,等開學後,我問問我們老師,稻田養甲魚是否可行?”
有翠道:“問什麼問?你們老師是教書的,種田的事他懂嗎?你奶奶搞試驗也不是一年了,畝產低不說,病蟲害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說田雞吃蟲子,讓我們去抓,結果也沒徹底解決問題。現在,不但要擴大,還要在裡麵養甲魚,簡直是笑話。”
彩雲見大孫子出麵打圓場,便放低了語調:“畝產低這個我承認,但這種大米好吃是事實吧?種綠色水稻不用農藥和化肥,適合甲魚生長,一舉兩得。”
玉蘭忍不住問:“媽,您怎麼想起來在稻田裡養甲魚?”
“這次發大水,我們養的甲魚跑得到處都是,一些稻田和水溝裡經常能抓到甲魚,而且比那些沒跑出去的甲魚更有野性,說明它們在這裡生活得很好,所以,就讓我萌生出這個想法來。”
“我們還有四個魚塘都空著,我想是不是先把這幾個魚塘充分利用好?至於您說的稻田養甲魚,最好等賺了錢再說。”
有翠瞪了玉蘭一眼:“賺了錢也不能乾這種傻事,魚塘養甲魚圍都圍不住,要是在稻田裡養,還不都跑光了?”
“關鍵是進入冬季甲魚冬眠怎麼辦?”玉強對此也有顧慮。
彩雲道:“我知道你們都反對,這樣吧,樹傑你麻個提前返校,幫我辦兩件事,一是了解一下合肥普通大米和綠色大米的價格,二是請教一下你們老師,稻田養甲魚行不行?”
樹傑道:“好的,麻個我就去。”
第二天,樹傑走後沒多久,慶鳳就帶著孩子過來了,見到玉蘭後,連忙上前喊了聲:“媽!”
彩雲見玉蘭看了一眼慶鳳和孩子,一聲沒吭,轉身就走了。有翠趕緊上前接過慶鳳懷裡的孩子:“來,我抱抱!”
慶鳳與大家打了招呼後,就幫著外婆乾些家務活,彩雲便安慰慶鳳道:“你媽雖然沒認你們,但她心裡還是想你的,要不她昨晚或今早就走了,你們要有耐心,我慢慢做她的工作,早晚一天,她肯定會認你們的。”
慶鳳道:“謝謝外婆!”
慶鳳拉著慶貴的手:“慶貴,不認識我了?”
慶貴看了看慶鳳:“姐姐!你去哪了?”雖然兩年多未見,他還是認出了她。
“我打工掙錢去了。”
“那個小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