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背帶抄約摸一小時,蘇錄便吹燈上床,抱住‘竹夫人’,開啟睡眠記憶模式……
翌日清晨,雞叫聲準時將他喚醒。蘇錄依舊在睜眼之前,先回憶一遍昨晚背誦的內容,激活睡眠時強化的記憶。
然後下床坐回桌邊,趕緊翻書查漏糾錯。最後整體背誦一遍,再重複查漏補缺一遍,就完成了第二次睡眠記憶的全過程。
這時大伯娘也吆喝起床吃飯,讓趕緊去揚場曬糧,不過蘇錄得了豁免,今天起就不用出門乾活,可以專心讀書了。
吃過早飯後,他便回到房間,頭一次沐浴著陽光坐在書桌前,按照父親教授的動作,一絲不苟的磨好墨。又用五字執筆法握住筆,先虛空比劃幾圈,活動下手腕。
這才蘸上墨,在紙上緩緩畫起豎線來。照父親的說法,這是在馴服手中的毛筆,使其由一頭脫韁的野馬,變成訓練有素的戰馬,可以隨你的心意輾轉於紙麵之上。
老爹說,當你能夠精妙把握下筆的力度,方向和節奏,再想寫一筆好看的毛筆字,自然易如反掌。
蘇錄聽了很受振奮,這樣簡單練習就能攻克書寫關,簡直太美妙了!
可當他信心滿滿地開始練習時,卻發現這他麼一點都不簡單……
首先是控筆力度上,用力過猛會分叉,過輕則筆畫無力,很難達到老爹‘筆筆中鋒,線條粗細一致’的要求。他隻能穩下心來,緩緩運筆,犧牲速度來換取穩定性。
可這樣一來,手就會格外累。而且老爹要求他運筆時,手腕離開桌麵,僅以肘部支撐。這樣寫著寫著手臂就開始發酸發抖,難以保持穩定了。
老爹還說,如果手抖了,可以用‘枕腕’過渡,就是把手腕墊在左手背上運筆。但最終還是得過渡到直接懸腕,否則控筆範圍受限,寫不出大氣的筆畫。
既然如此,蘇錄就不打算用‘枕腕’過渡了,爭取早日練出持久穩定的懸腕功夫。
他咬牙堅持,一筆一劃的畫完了橫線、豎線、左右斜線各一百道。這才擱下筆,活動下酸脹的小臂和手腕,然後又畫了同樣的一組,結束了上午的習字練習。
拎著筆硯到天井裡刷洗時,蘇錄抬眼遠眺,隻見碧空如洗,青山含黛,赤水河嘩啦啦地在山穀中流淌,這二郎灘真是一處世外桃源啊。
小金寶看到他出來,趕忙爬過門檻,邁著小短腿來到邊上,仰頭問道:“三鍋,你學廢了嗎?”
“是三哥,你學會了麼。”蘇錄笑著糾正道。他知道這是小家夥想讓自己陪她玩了。她從早晨開始都沒纏著自己,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便彎腰捏一捏金寶軟乎乎的腮幫子,笑道:“我教你做體操吧?”
“好啊好啊。”金寶樂得直拍手。
“原地踏步。”他便帶著金寶,認認真真做起第八套廣播體操。
“第一節,伸展運動……”
金寶小豆丁似的,卻有模有樣地學著抬手踢腿,努力跟上他的動作,手忙腳亂的樣子可愛極了。
夥房裡飄來誘人的香氣,是大伯娘正在蒸高粱餅,這玩意兒剛蒸出來的時候,跟放涼了完全兩個樣。
樓下傳來‘咕咕咕’的聲音,是小姑在給雞群撒穀,給牛欄添草。
南牆根的暖陽裡,奶奶在給孩子們一針一線做棉鞋。至於老爺子,早揣著一卷蔞葉出門遛彎了……
秋蟬在葉隙裡鳴叫,炊煙慢悠悠地纏上雲絮。這一刻,美得像畫,描繪出了幸福的模樣。
~~
“第八節,整理運動……”
做完廣播操,蘇錄便回到書房,小金寶也乖乖地自己玩去了。
接下來的時間,蘇錄又拿出了那本習字冊,複習昨天背過的《百家姓》和《千字文》。
根據遺忘曲線原理,遺忘是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的,但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衡的,而是‘先快後慢’——如果不複習,一小時後便會忘記一半,一天後就會忘記四分之三。但隨後遺忘速度逐漸減慢,最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
人們還發現,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率高一半。間隔一天的複習能使記憶強度提高兩倍。於是總結出了強大的‘間隔複習係統’。
這套係統簡言之,就是應在初次學習後的二十分鐘、一小時、九小時、一天、三天、七天、十六天,七個關鍵時間點進行複習,便會牢記知識,基本不再遺忘。
所以蘇錄昨日,在白天乾活時也要背書,其實是不想錯過關鍵的複習節點。
而今天,則是《百家姓》和《千字文》第四次複習的節點……
ps.和尚左眼上火,以獨眼龍形態寫作,如有錯漏請多包涵。另外可以投月票了,求月票推薦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