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拂曉總是涼淡。旭光薄薄、似有還無,恰恰是與萬物蕭疏無比映稱。若有人想在這時節的淩晨披一身和暖那便是錯了!正所謂春華秋馥、夏熾冬凜終歸那金輪在這一季都是倦怠的、乏累的,許還有些力不從心。
想世間萬物本就是互根互用、此消彼長既然陽烏衰微,當然素霜蓬勃。可惜這一襲似雪非雪、如紗非紗的曼妙似是怨恨與白日無緣,是以在夜裡愈發肆意地揮弄人間她或者想告訴了你老天:如此於我不公!
於是曝露在寒夜裡的人皆是白蒼蒼、濕朦朦。此種並非大雨滂沱後的“濕潤”可是沁足了素霜自地而生的脾性那黏寒冷冰就如被風揚起的塵土、沙粒、無處不至、無孔不入.......直至芸芸萬象被一屢屢、一寸寸地噬咬殆儘。
“啪嗒”!一滴“雨”驀地落下,落在了懸懸而望的劉赫額間。他皺眉日光雖是稀薄然卻還存,此莫名之雨又是自何而來?可他而今卻是無心去看天穹可有墨雲蟄伏,一揚手、隻想撣開那滴“不識時務”。
“為何觸手處竟是漉漉一片?”
“荒唐!”忽然想起“此物不從天上來”的劉赫險些自嘲而笑......然隻頃刻之頓,他便是生出了憂急、更添了鬱忿,“盛馥而今體弱,縱馬疾行本就是極致的勉為其難,更何況夜夜要遭寒霜侵襲?可她偏不願從水路而去,偏要貪這幾日之急!”
“齊恪!”這兩字如鋼針一般紮在劉赫心底深深靜靜,長長遠遠。他以為自己已是慣了、鈍了,是以當是漠然置之、是以當是無知無覺。他認定有一日那兩字會被連根拔去既然“是人”為已,那這區區“苦其心誌、勞其筋骨”又有何妨?當是不妨!
大抵是劉赫忘卻了“心”本乃是懸空之物,大抵是因為他將兩道尖銳埋得太深、而那兩物終歸沉重......恰恰就在此時墜穿了心底、探入了血髓。
劉赫倏忽攥緊了雙拳,欲將那痛那怒都箍在掌間,好不讓他人知覺。“他人就是他人!他人又怎能會得此段約在前世、償在今生之緣?”自那日生出此念後,劉赫便一直秉著、端著、捧著......是以他不削說與旁人知道,他們所謂的“今生無望”實乃荒謬、因是“爾等不知根源、不知盛馥與齊恪而今不過是在儘前世殘緣,而那殘緣終究隻能同浮萍掠過既無根又從何而果?”
因為此念堅固,是以無論遭逢幾端變故、不測,劉赫皆能藉此自勸自勉,縱然是那時盛馥要他性命、而他想將她擄走之時,似也不曾有變。然有意無意的,他從不肯細揣盛馥於他究竟是用情幾何,也不願去度“若然不達、朕當何從”。他執守著還不曾到來的“墜歡重拾”之日棄過圖新本就不易,是以該當萬事不忌!
“罷了!而今種種一為償前世焱羽之孽,二為不讓盛馥今世有欠。一時孱弱是可休養彌補,如若她心有愧、那便要一世不安屆時她之不安不也既是朕之不安、夫妻之不安?”劉赫顫顫地偷籲出一口長氣、默默然將那兩道尖銳推回心底,再一次撂下了心閂。
“陛下!”拜見聲泱泱,驚醒了劉赫“大夢”。恍惚間他不敢信自己竟已是錯過了人群簇簇、馬蹄噠噠、塵煙漫漫。
“平身。”劉赫環顧四周,諾大之地、諾多拜跪之人。他舉目一眼望儘之處,卻仍不見盛馥影蹤......“你們既是斷後,又為何先至?”他壓住了心頭不祥之預,問得尋常。
“稟陛下!”前軍將軍奏到,“我等奉陛下令尊恪王妃之命。而恪王妃適才命我們先行!”
此話一出,縱連盛為都是微微色變。劉赫更是雙眸緊縮,滿心間皆是”兵者,詭道也”。
盛馥曾道緣於此行“古怪離奇”,是以除去他們寥寥幾人,餘他悉數隻需知“今日要奔往何處而去”、卻不必曉“終是要奔往何處而去”、又是“緣何而去”.諸如北去之軍,都隻當自己是要奔向寒朝大都,根本不知沿途需行“圍魏救趙”、“渾水摸魚”、“無中生有”、“聲東擊西”之事......而今她這謀策之人忽然彆出機杼,劉赫不得不疑、不得不猜,她可是為了尚有彆策不曾、不肯相告,是以巧詐隻為“走為上?”
然再有揣測無數、再有憂慮無度,劉赫亦不能宣泄在此刻此地......“原來如此!一路勞頓,你們且自行歇息去罷!再毋庸多禮!”
劉赫話音未落,就見盛家接引之人已紛立在兩旁,幾百上千匹馬兒更是由人牽著正一一往林中而去......“隨他們去罷。”他眼望那眾如同鬼魅之人,又道,“勿貪天光,須知而今我們是趁夜而行。”
眾人拜彆,劉赫耐著性、忍著心待等他們一一而去......“去牽了朕的馬來!”他忽然吩咐了阿衛。
“再稍待片刻!”盛為的臉色果然比他更是不堪一看,“若一炷香之後還是不來,二郎與耀焱兄同去。”
劉赫怫然不悅:“此次所謂斷後無非就是隨在末尾罷了,何至於相距如此之遙?千人之數已達,而她無蹤,留清當真還要稍待片刻?”
“倘或是她不支,要歇息又不願人知呢?”盛為投來意味十足的一瞥,“虧得當日我還道耀焱兄是最解她之人想是錯了!若是解她,何以會不知她從不願於人前露怯?更何況是要在他她本就不識得的千人之前?”
劉赫對盛為此說嗤之以鼻自己不解盛馥?那是荒謬之論!盛馥不愛露怯?那更是蠡酌管窺!
“盛馥確是不愛露怯,然卻隻限於她不想不愛之時!她若當真全不會如此,那火燒王府又當以何論?於朕喊打喊殺又該何論?她火燒王府露的不正是‘懼失’之怯?而於朕喊打喊殺,則是露了‘不智’之怯。”劉赫篤定他若要駁斥盛為乃是輕而易舉,然他此時非但不屑而且無心無致。
“你要待便待,朕自去!”
“且慢!”盛為一把拉住了劉赫,“她若真有旁騖,此一路也無有分叉之道可行,若她要掉頭而走,也是快不過我們追趕之速!一炷香的時刻,她又能行出多遠?耀焱兄稍安勿躁!”
“不可理喻!”盛為的不以為不然顯然觸怒了劉赫,“若她心有旁騖,她不會藏?不能隱?會不知我們將要追趕、而卻不避?”
盛為本也有急憂在懷,而今見劉赫隻字不聽、禁不住也對自己生疑......“為何就不肯信了二郎?”他此問問向劉赫、亦問向自己,“就憑那十幾人,她又能作何旁騖之事?”
“留清當朕不知那十幾人皆是個中翹楚?道他們能以一當十都是謙卑之詞?”劉赫奪過臂膀,忿忿道,“阿衛、牽馬來。”
已然韁繩在握的阿衛很是不願“陛下”與“二郎”又起齟齬。他如今愈發想念這兩人常常笑語連連的“那時”那時他們縱然起了爭執也是玩鬨,又何曾真有過而今動輒就出的張弓拔刀之相?
阿衛歎了口氣,一拉馬韁就要往劉赫處而去,忽然財寶從背後扯了扯他,輕聲說了句,:拖得一會兒是一會兒。”可阿衛不曾點頭他既不能讓劉赫看見財寶與他”有私“,更不願因為財寶之言而忤逆了主子之意!他咬咬牙忍下一口悶氣,正要扯了馬兒快走幾步.......怎麼後領又被扯住?而且頗是大力?
“作甚?”阿衛氣衝衝地轉過頭去,卻隻見一臉訝異的財寶,與滿臉肅色的九郎。“噓!”九郎豎起一直比在唇間,“且聽!”
“聽?此刻能聽了什麼?聽那幾聲冷清鳥叫?聽林中的馬兒叫喚?還是聽陛下與二郎吵架?”阿衛隻當他是在與財寶“同心協力”,心下十分不爽,“到底還是南邊的人,這樣都要偏幫!”
“聽馬蹄聲!”九郎輕而急地回了一句,阿衛看見他眼中有一發既滅的怒火閃過,著實讓人心驚!“噓噓噓!噤聲!”此時財寶也揪然凝神,隻拿手去比耳。。
“神神叨叨!”阿衛雖是抱定了那兩人是同黨同謀之想,卻不知是因為心存期盼,還是駭於九郎那一縱即逝之威,終於還是先撫了撫馬頸再支起耳朵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