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後金與大蒙古國非常相似,大乾初年,清軍折戟山海關,不得不退回關外,多爾袞以鐵血手腕整合了白山黑水,無論是生活在鬆嫩平原上的阿魯科爾沁等部,還是生活在更寒冷地區的野人女真(東海女真),全都成為了後金治下的一部分,重新確立了滿、蒙、漢八旗。
順康年間,後金第四任大汗玄燁以鼇拜為將,統兵三十萬清軍入寇山海關大敗,大乾收複遼西走廊,後金國力日漸衰頹,一向臣服的高麗派出了使者乘坐海船前來朝覲大乾。
現任後金大汗胤禛改革八旗製度,滿蒙八旗分彆侍衛盛京、駐防地方,二十萬綠營兵移駐遼西邊界與高麗邊界,後金從而煥發了新一春。
不得不說,後金給大乾帶來的威脅最大,如若任憑大蒙古國發展下去,那就是第二個後金。
“爺。”
出身隴西李氏的李擎出言道:“這一仗須得徹底剪除蒙古人,至少要打到他們再度成為一盤散沙,否則,後患無窮。”
“是這個理。”
董勇等親衛都是隴西十二氏族中的佼佼者,自然不缺戰略目光,全都意識到了大蒙古國的威脅。
“取地圖來。”
大手一揮,賈琰吩咐道。
“是。”
左右親衛在驚蟄的示意下,將一副巨大的地圖平鋪在了地麵上,喀爾喀蒙古各部的位置都清楚地標注出了,尤其是外喀爾喀三部的位置。
早在明末,元太祖十八世孫謨囉貝瑪遊牧於克魯倫河一帶,其子碩壘自立為汗,稱‘車臣汗’,與土謝圖汗袞布、劄薩克圖汗素巴第並稱為喀爾喀蒙古三大汗,轄地東至額爾齊斯河,南界察哈爾汗,西界準噶爾,北界布裡亞特,甚至與厄羅斯人都有往來。
外喀爾喀三部人口雖然不及漠南五部,實力卻一點都不弱,劄薩克圖汗庭設在了燕然山下,土謝圖汗庭設在了狼居胥山下,車臣汗庭設在了斡難河與石勒喀河交彙處,可見三部地位超然。
隨著大蒙古國的出現,漠南五部同樣呈現出了涇渭分明的態勢,察哈爾部遷徙至土默川平原(前套),即汗庭直轄領地,鄂爾多斯部、紮魯特部位於汗庭西側,分彆占據了居延海、後套平原,巴林部、科爾沁部位於汗庭東側,分彆控製著壩上高原、大興安嶺以西。
“你們都來看。”
指著地圖上的位置,賈琰正色道:“大同正麵有二十五萬探馬赤軍,五萬怯薛軍枕戈待旦。”
“近三十萬蒙古騎兵在無險可守的塞北幾乎是難以匹敵的存在。”
“彆說是國朝,就算是後金、準噶爾汗國對付現如今的大蒙古國都力有不逮。”
“因此,國朝軍隊隻能依城據守,這也是大同久攻不下的原因所在。”
“除五萬大同鎮兵,從山西鎮、宣府鎮而來的五萬鎮兵,合計十萬戰兵已經堅守了一個月。”
“神京之中,合京營、勳貴募兵二十萬眾趕往大同,預計需要至少十天以上。”
“平安州是四大邊州之中,僅存的與草原互市的邊州,囤積了大量糧草、兵甲。”
“孛兒隻斤.那日隻需要牢牢地控製住平安州,對大同的進攻至少可以持續數月。”
“我們這八百人投入到大同戰場上,無疑是杯水車薪。”
“爺。”
十二親衛對視了一眼,大抵清楚了賈琰的想法,這是不打算和大部隊彙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