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平七年(1726),二月下旬,大乾從北至南,一片春意盎然之景。
京營駐地,二十萬大軍正在整訓,兵部送來的兵、甲堆積如山,得益於勳貴的獻銀,這支軍隊的所需根本不需要國庫支出,糧餉充裕,士氣高昂。
“砰!砰!砰!”
北邊一處偏僻角落,賈琰身形如狼似虎,拳風凜冽,呼嘯聲此起彼伏,明勁巔峰修為在這京營已經不算弱了,罕有人能勝過他。
隨著《五禽戲》漸入佳境,這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隻覺渾身勁力凝聚至一股,悍然貫通筋膜骨髓,全身毛孔開合儘皆為其掌控。
“砰!!!”
說這時,那時快,賈琰縱步前驅,一拳打在厚重的柳木樁上,柳木樁紋絲未動。
‘嘩!’
下一秒,粗壯的柳木樁直接化作碎屑,飛散四周。
“恭賀將主!”
剛剛趕來的十二親衛目睹了這一幕,無一不麵臨崇敬之色。
“哈哈哈。”
突破了暗勁的賈琰開懷大笑,爽朗道:“曆時兩個半月,總算達到這一步了。”
國朝武道凋敝,化勁已經是鳳毛麟角,二十萬征北軍中,唯有鎮國公府一等伯牛繼宗是化勁高手,理國公府一等子柳彪、修國公府一等子侯孝康都隻是暗勁高手。
這就意味著他的實力在國朝之中已經算得上佼佼者,僅次於牛繼宗等人。
“將主。”
董勇上前彙報道:“我部騎兵已經全部整訓完畢,隨時可以開拔。”
“沒錯。”
其餘親衛異口同聲的稟報道。
這八百隴西子弟可是出自隴西各個家族,自幼習練軍陣武藝,弓馬嫻熟,經過了兩個月的磨合,初具精兵雛形,那些兵甲全部分發至每個人手中,形成了三百弓騎、五百槍騎的格局。
這些日子,他們主要在磨合鋒矢陣,由槍騎居中,弓騎從左右兩翼遊獵,這是高速運動的突襲陣形,最適合騎兵閃電戰。
“董勇、李擎、彭禮、牛騫。”
“你們留在這裡,統領八百騎兵。”
“馬昀、時睿、辛澤、禹淵、閔野、邊頌、陽欽、關燁。”
“爾等隨我返回都中。”
“明日卯時,神京北郊集合。”
環視十二親衛,賈琰有條不紊的下達命令。
“是。”
一眾親衛齊聲附和,眼中閃爍著火光,那是建功立業的渴望。
在他們走後,賈琰心神沉入腦海中,他這個月還有一次升級詞條的機會還沒有用,必須趁著現在,選擇最合適的詞條,用以增強自身的實力。
“係統,升級!”
最終,賈琰選擇了一個白色詞條【匹夫之勇】,一陣五彩氤氳籠罩著詞條,【匹夫之勇】發生了蛻變。
【羽之神勇(金):千古無二,個人武力+150%,統禦軍隊實力+150%!】
“嘶!”
這一詞條的效果讓賈琰不禁咂舌,來自西楚霸王的加持。
世人隻知項羽個人武力無雙,千古以來,留有‘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傳奇,忽略了項羽的領兵能力。
項羽是兵家勇戰派最傑出的代表,巨鹿之戰,率領三萬楚軍對決章邯、王離的四十萬秦軍主力,大獲全勝,殲二十萬,迫降二十萬;彭城之戰,以3萬之師擊潰諸侯聯軍56萬,大勝劉邦;垓下之戰,28騎衝陣漢軍,所向披靡。
有了這一詞條,賈琰統率八百騎奔襲大漠就更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