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皎安頓好了兩位嬤嬤,卻沒有直接回去看母親,母親那裡有姨娘在。
她得先去給祖母回話,祖母還等著呢!
鬆鶴堂。
林老夫人正在跪著敲打木魚,轉動佛珠,默念佛經。
林清皎悄聲跪在了老夫人的旁邊,沒有出聲,倒是老夫人敲打木魚的手一下子就停了。
“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祖母。”
“嗯!這段時間府中先交給你,看好那兩個嬤嬤,府中也要嚴管,這個時候不能出亂子,一切等風波過去了再說。”
林清皎十分的感動,這次祖母挺身而出主事。
結果林老太太下一句就是:“幸好你二叔已經走了,不會被波及到。”
林清皎的感動消失,還在心裡翻了個白眼。
林驅路上耽擱的時間長,不能待時間太久,時間長了,也會有矛盾,帶著妻兒在中秋第二天就走了。
翻白眼歸翻白眼,這次母親的事情,祖母終究沒有袖手旁觀。
林清皎還是感激的,決定以後對祖母多多的孝順。
她也有點明白了,為什麼母親和祖母這麼不對付,兩個人還能相安無事的,一起生活下去,哪怕是父親不在的那五年裡。
林清皎對待林老夫人的態度,明顯比從前恭敬的幾分。
“那孫女先出去了。”
林清皎走後,老夫人身邊的老嬤嬤,笑著說:“大小姐感念您的幫忙。”
林老夫人依舊閉目,說出的話確是:“她感念不感念我,我都是她的祖母。”
“這次事情涉及整個林家,我不可能袖手旁觀。”
“打聽一下,那老太監是什麼人?風波過去,他該死了。”
嬤嬤臉色鄭重了幾分:“是,老太太。”
林老太太娘家不富裕,也沒什麼彆的人了,隻是她從前有個堂哥成了閹人入了宮。
曆經兩朝的太監,在宮中是有幾分遺留的人脈的,否則林驥什麼身份,怎麼可能就跟了聖上?
還不是有高人指點。
太大事做不了,畢竟人已經走了,但是死個個把人,隻要錢到位,從來都不是問題。
宮廷裡,每天出意外的宮人多的是。
陳玉壺此刻已經被兩位姨娘扶著,坐到了軟榻上。
花姨娘正坐在腳邊凳上,給陳玉壺擦藥。
褲腿高高的挽起,露出一片青紫。
兩位姨娘對視一眼,以為陳玉壺是今天跪的多了,她們來的時候,陳玉壺已經跪著了。
但是其實是皇上來的那個晚上,陳玉壺跪的太結實導致的。
兩位姨娘看著陳玉壺的膝蓋,眸色沉沉。
胡姨娘乾脆說:“夫人,那兩個老貨……”
陳玉壺用手拄著頭,“她們得活著回去。”
胡姨娘不再說話了。
陳玉壺心裡很清楚,林家接下來要做的,不是還手,而是委屈求全。
委屈求全當然是做給皇上看的。
太後再怎麼瘋癲,那也是聖上的親娘,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突然有點明白了,為什麼古代官員都願意讓女孩兒進宮。
這要是成個皇後……哪怕不成皇後,有個一兒半女,此刻也能到太後麵前求求情。
陳玉壺揉了揉額頭,算了,那個死老太太,不能想,不能以常理而度之,那就是一個神經病。
孩子要是真進宮了,好處先不說,那暗地裡受的苦,肯定是不少。
陳玉壺“嘶”了一聲。
“夫人,我手重了?”,花姨娘問,也順勢停下了手。
“不是你,是我,我心情不好。”
“我有個活交給你們倆,你們倆誰去?得去下麵的莊子上一趟。”
“你們倆誰去?”
兩位姨娘對視了一眼,都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