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吳家調動了所有可以動用的資源:
1.武力威脅:派出家族護衛,以護商為名攔截叛變鹽商的貨物。
2.輿論戰:通過嶺南地方的書院與士紳網絡,散布謠言,指責葉長歌和他的貿易聯盟擾亂鹽業秩序。
3.政治施壓:聯合嶺南部分官員,以“鹽稅虧損”為由,對葉長歌及其聯盟進行稅務審查。
吳啟軒親自出麵,召集所有核心鹽商秘密會談。他在會議上怒斥叛變者,並承諾大幅提高他們的利潤分成,同時保證吳家會用強硬手段對付葉長歌。
“諸位,”吳啟軒高聲說道,“鹽業是吳家的命脈,也是你們的命脈。如果葉長歌坐大,你們還能有多少立足之地?”
然而,核心鹽商們表麵答應,卻暗中開始盤算。吳家的衰落已經顯而易見,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留條後路。
與此同時,顧清霜密切關注著吳家的動向。她早已料到吳啟軒會采取這樣的反撲策略,並設計了一場釜底抽薪的計劃。
她將目標瞄準吳家的核心利益——鹽場本身。
1.獲取鹽場內情:顧清霜通過陳鶴年等外圍鹽商,秘密招募了一批鹽場工人作為內應。這些工人對吳家的苛刻管理早有怨言,在顧清霜的安撫下,他們願意提供鹽場的運營數據和內部問題。
2.聯合官府:顧清霜聯係了一些中立或傾向於葉長歌的地方官員,以“鹽稅管理混亂”為由,提出對吳家鹽場進行全麵審查。
3.攻心為上:她故意放出假消息,稱葉長歌正在籌備成立新的鹽商委員會,核心鹽商若願意倒戈,將有機會在委員會中占據重要席位。這一消息迅速動搖了吳家核心鹽商的信任。
吳家最重要的鹽場位於南海邊緣,鹽場麵積廣闊,工人眾多,是嶺南鹽業的支柱。然而,由於近期經營不善,鹽場的生產效率和工人待遇都出現了問題。
一天深夜,顧清霜秘密潛入鹽場,與幾個內應會麵。他們在隱蔽處低聲交談。
“顧小姐,”一名工頭小聲說道,“最近鹽場的工錢又拖欠了三個月,兄弟們都憋著一股氣。隻要您能幫我們爭取合理的待遇,我們願意配合您。”
顧清霜點頭:“我承諾,葉公會重整鹽場管理,保證每一位工人都能按時拿到工錢。此外,我們還會設立工人福利基金,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
幾名工人聽後,紛紛表示支持。
顧清霜又問:“吳家的護衛最近如何?”
另一名內應回答:“他們最近加派了人手,但其實也在裝樣子。吳家付不起他們的薪水,護衛們也隻是走個過場。”
顧清霜露出一絲冷笑:“很好,我們隻需等到時機成熟。”
吳家原本通過士紳網絡散布的謠言,漸漸被葉長歌的貿易聯盟反擊。葉長歌利用自己的商會資源,大肆宣傳吳家鹽場的內部問題。
“吳家苛待鹽工,連工錢都發不出。”
“鹽商們的利益都被吳家榨乾,還能指望他們?”
這些言論迅速傳遍嶺南商界,進一步削弱了吳家的聲望。同時,葉長歌派人向地方官員揭發吳家以次充好的行為,導致幾批吳家鹽貨被勒令下架,直接影響其市場占有率。
吳啟軒意識到局勢不妙,決定孤注一擲。他下令徹查鹽場內的異動,並命令護衛加強巡邏。然而,這一切已無濟於事。
顧清霜通過工人內應製造了一場“突發事故”:鹽場的部分倉庫突然起火,大量鹽貨被毀。這場火災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卻使得吳家雪上加霜。
火災發生後,顧清霜立即將責任推向吳家管理不善,並通過輿論宣揚:“吳家鹽場連基本安全都無法保障,如何繼續壟斷嶺南鹽業?”
吳家的核心鹽商徹底失去信心,開始私下聯係葉長歌,希望能儘早加入貿易聯盟。
顧清霜以吳家鹽場火災為由,聯合地方官府對鹽場展開全麵審查。在她的推動下,官府查出吳家鹽場存在嚴重的賬目問題和偷稅漏稅行為。
幾天後,嶺南官府發布公告,宣布吳家鹽場暫停運營,並責令吳啟軒繳納巨額罰款。這一公告無異於宣判了吳家的死刑。
失去鹽場之後,吳家的財力和勢力迅速瓦解。吳啟軒不得不變賣家產,勉強維持家族的日常開支。而葉長歌的貿易聯盟借此機會大舉擴張,吸納了大量原本屬於吳家的鹽商網絡,徹底掌控了嶺南鹽業的命脈。
顧清霜站在葉長歌身旁,看著吳家的覆滅,淡然道:“世間的遊戲規則很簡單,順勢而為者生,逆勢而為者亡。”
葉長歌點頭,輕聲說道:“這隻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