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真氣就像是一件強大的武器,能夠直接對敵人產生巨大的傷害。
擁有強大的爆發力。
而浩然正氣嚴格來說更像是一種精神力量,一種媒介。
擁有浩然正氣的文道修行者,能夠借著這份力量調動天地之力,規則之力等等。
兩者的性質截然不同。
不能說孰強孰弱,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浩然正氣若沒有相匹配的文道神通,威力便會大打折扣。
而武道真氣則不同,無須神通,隻要一拳一腳便能成為最強大的武器。
能練出武道真氣,陸承安自然是開心的。
誰說讀書人就一定要身體孱弱?
誰說讀書人就不能孔武有力?
他陸承安偏要做一個能文能武的讀書人。
將來他的弟子也一樣,若有餘力,也要嘗試武道或者其他修行類彆的修煉。
因為文道修行有成之後,能夠極大的增加悟性和智慧,借此來參悟其他修行之道,無疑是事半功倍。
“咚咚咚...”
敲門聲打斷了陸承安的思緒。
申啟反應很快,第一時間跑了過去,打開了院門。
見到門口的女子,連忙恭敬行禮道:
“見過師姐。”
公孫玥拱手還禮,笑道:
“申啟,新年好啊!先生起來了嗎?”
申啟側過身笑道:
“先生早就起來了,在院子裡練拳呢。”
公孫玥走進去後,便向陸承安拜年。
沒過多久,喬裝打扮的公孫家父子三人也都來了。
都是來給陸承安拜年的。
小院裡立即熱鬨了起來。
令申啟母子倆局促不已,畢竟他們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公孫輔三人並非尋常百姓,身上有一股尋常人所沒有的威嚴。
所以生怕自己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得罪了這些人。
但讓他們意外的是,這三人對他們竟然客氣非常,言語之間沒有絲毫身為上位者的傲氣。
申啟稍稍一想便明白,這一切都是因為陸承安。
但他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他現在想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跟陸承安好好讀書認字,等再過幾年,有了能力便去找個賬房先生的工作,好好奉養老母。
如果到時候陸承安也還在申州城的話,他便儘自己所能,好好報答先生的再造之恩。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世事變遷,無邊無際。
不同於陸承安在申州城內的平靜,天都城在除夕過後這段時間卻是波濤起伏,風雲劇變。
而這份劇變的源頭,卻是城外那最不起眼最無人關注的混亂之地——外郭。
去年剛上任的巡按禦史李仲明,每日在各個部門混來混去,流竄於街頭巷尾,城裡城外。
就在朝中百官漸漸開始忽略這個京都有名的廢體少將軍時,在興隆三十二年最後一場大朝會上,這位廢體少將軍連續上奏十二奏疏,彈劾京中大小官員三十二位。
引得朝野震動,百官大驚。
三十二位官員,正好與北齊天子薑壽繼位的年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