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承安與天子在禦花園聊了很久。
直到天色漸沉,韓吳春都忍不住來催了,天子這才作罷。
對於天子的請求,陸承安無法拒絕。
不僅是因為國師玄機真人的臨彆托付,更是因為這北齊千萬百姓。
他若能在這件事上儘力出手,能不能改變局麵先不說,至少也能少死一些人。
遭逢變革,死人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為陸承安的出手就算隻能少死一個,這件事也值得他去做。
天子顯然知道陸承安的脾氣和行事風格,但讓陸承安意外的是,天子並未抓住這個原因來請陸承安出手。
反而給了陸承安另一個讓他心動的許諾。
那就是以陸承安的書院學問進行精簡整理,提取出一部分適用的理論,作為北齊官學。
不過這份許諾最終能不能落實,還要看何道哉與李仲明兩人各自治理一方的結果。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令陸承安都無法拒絕的原因。
天子允許陸承安以書院之名,在北齊三州七十二府建立七座分院。
至於這七座書院的選址,修建所需的錢財,教學所需的先生,都由陸承安自己承擔。
北齊朝廷隻會給其提供保護和官方文書證明,其他的概不負責。
對於以傳道天下為最終目標的陸承安來說,這無疑是個無法拒絕的大餅。
有了這份許可,他的文道傳承才能毫無阻礙的成為天下之學。
聊完這些好處之後,陸承安與天子又繼許多方麵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對如今一些不合理的違背人性的製度進行了批判,比如殉葬、婦人守寡、人口買賣等等。
陸承安還對另一項這個天下人之前從未想過的方麵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那就是仙道修行者的惠民性用途。
再過去,超凡修行者從來都是高高在上。
絕大多數修行之人從來不會對普通人的死活過多在意。
這是固有的思維。
但在陸承安看來,那些超凡修行者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作為朝廷卻不應該也是這麼想的。
不管是普通人還是超凡修行者,對於朝廷來說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特彆是仙道修行者,在術法的作用下擁有呼風喚雨,枯木逢春的能力,更有煉丹術法,能煉製出各種超凡丹藥。
如果這些能力能夠運用到民生上,而不是高高在上隻是用來彰顯自己的超凡脫俗,或許對於這個世間來說將會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
至少在生產力、醫療等方麵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聽到陸承安提出的這些想法,天子沉默了許久。
說實話,他自己也是修行者,哪怕是身為天子,在過去接觸到陸承安的學問之前他還真的從來沒有想過仙道還能這麼用。
身為修行者,一想到自己要去給那些泥腿子農民服務,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膈應。
但身為天子,他又覺得這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思路。
現有的修行者思維已經固定,很難給他們糾正過來,但朝廷完全可以從頭培養一部分新的仙道修行者。
而他們的修行方向便是為了這些事而定的。
見天子意動,陸承安便火上澆油,給他說了一個一生都在致力於讓天下人吃飽飯的老人的故事。
不管天子會不會真的這麼做,至少這是一個開端,一顆種子。
隻要這顆種子種下去,遲早會有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的一天。
結束了這一下午的溝通之後,陸承安馬不停蹄的離開了皇城,往東城外郭而去。
與此同時,外郭璃月的小院裡早已是熱鬨非凡。
除了陳淵和大哥一家三口,馮掌櫃竟也帶著二奎來了。
馮掌櫃一生未娶,膝下無兒無女,二奎差不多就算是他的兒子了。
所以每年除夕都是他們爺倆一起過的。
前幾天陸承安專門去邀請了馮掌櫃,大家湊在一起更熱鬨一些。
璃月還是第一次跟這麼多人在一起,看著大家忙忙碌碌,她反倒是有些束手無策。
若不是有寧兒在,璃月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麼麵對。
可恨的是明明是陸承安說要來她這裡過除夕,但這家夥竟然一整天都沒出現過。
在院子裡跟陸寧兒一起坐著嗑瓜子的她,時不時就要往門口看一眼。
直到天色漸沉,周圍一些鄰居家都開始關門過節了,陸承安的身影才出現在院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