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趙明月兩人很有些不好意思,八十斤豆腐掙了兩百五十六文,結果沈清分的連零頭都沒有。
沈清明白了,這是給她送分紅的錢來了。
她啥都沒做,進賬了五十二文!
雖然離買驢的十一兩銀子還差很多,但積少成多,買驢子不是夢~
沈清感激的道謝,引的江天趙明月兩人更加局促。
趙明月猛然想到重要的事,“對了,楊柳巷和升平巷我都去了,楊柳巷買的人少,沒打聽到有用的消息;
升平巷買的人多,其中還有伺候孫夫人的老嬤嬤,我和她搭上話了,混了個臉熟。”
升平巷居住的人家家底殷實許多,有仆人伺候,但相較於富商官老爺家裡的奴仆成群又差上許多,孫捕頭家底不好,僅有的兩個仆人是他娘子的陪嫁。
老嬤嬤跟著來孫家後日子清貧的不是一星半點,她多送了半斤豆腐,老嬤嬤高興的拉著她說了許久的話。
她又道:“今日才第一天賣,先去的這兩個巷子,改明日多做些豆腐最後去這兩個巷子,仔細打聽一番。”
江天在一旁補充:“楊柳巷的要知道具體是哪一戶,倘若孫捕頭真的敢過來找咱們麻煩,就把這事透露給升平巷的正室,有的鬨騰一段時日。”
江三爺說的是找‘咱們麻煩’,沈清明白他們這是將此事當做整個家族的事在對待了,頓時心裡暖暖的。
趙明月嗯了聲,有些擔憂的道:“我就擔心孫夫人最後還是會原諒孫捕頭,隻能拖的住一時,後麵還是會來找,終歸不行啊。”
沈清想的確是拖住一時就夠了!
還沒兩個月就要水災了,到時全城到處都是水患,那孫捕頭就是沒死也風光不再,哪有工夫和心思替柳家出頭。
她找了個借口說道:“沒事,拖住一時就行了,過了氣頭加上日子長了,我掙的銀子想必也多了許多,到時用銀子打發就是了。”
江天趙明月一想也是,既然孫捕頭見錢眼開,到時候大不了多出銀子,就當花錢消災——他們家現在也掙錢了,能給沈清湊一湊。
隻要人沒事就好。
雙方互通消息後各自回家。
趙明月到家後開始吩咐挑豆子泡豆子,確定明日做的重量以及調整明日賣豆腐的路線。
不光城裡的路線要調整,村子上的也是。
農戶人家哪怕能用豆子換,也不會舍得天天換,好在城池對應的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有主路,今日去的南麵,明日就能去西麵,依次循環著去,實在不行大不了多走一段路趕往下一個村子。
無非多走些路而已。
吩咐完豆腐事宜,趙明月回了自己屋子,嚴嚴實實關上門,將小布袋裡的銅錢嘩啦啦全部倒在床上。
雖然到家後已經數了好幾遍,但此刻數來仍然止不住的激動!
扣除換黃豆的豆腐,銅錢進賬是二百文,分沈清五十二文,她家是一百四十八文。
一百四十八文啊,就是當家的帶著老大老二老三一天也掙不回來。
這可是純利潤,以後連黃豆都無需買了。
“明日做個二十幾斤豆子,城裡賣八十斤,餘下的去村子上換豆子,一共是....扣除....自家能有二百五十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