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上的人驚喜喊著自家人。
“你們走路咋也這麼快?我還擔心你們晚上趕不過來,要在外麵過夜呢。”江英看到自家夫婿,歡喜問道。
謝青山手上拿著趕羊的鞭子,回道:“大富帶我們去找的,離咱們這兒不算遠。”
江英一想也是,能牧羊的地方必然要地方大野草多,可不就偏僻麼。
不過就因為偏僻大多數人都不知曉,這要不是大富帶路,他們即便問路也找不到,最後隻能去城裡買!
“多虧了大富。”
謝青山點頭,跟著道:“對,他賣皮料的時候認識的,交情老好了,給便宜了不少,向北還和養羊的人家商議了以後羊毛優先賣給咱們。”
自己村子上養的,加上這戶人家供應的,製作毛筆中的羊毛用量足夠了。
江英聽到後鬆了口氣。
他們三家有麥芽糖的生意可做,但村子上其他人家沒有,除了賣藥材的進賬外就隻有做毛筆的工錢。
並且養羊賣毛料羊油羊奶也是建立在做毛筆的基礎上,所以毛筆生意萬分重要!
“毛筆生意做起來了,咱們也能沾光。”謝青山望著眼前浩蕩羊群,目光長遠道。
江英認同:“是啊,咱們三家一起做麥芽糖,錦城肯定吃不下這麼多的量,隻能往外賣,組個外出的隊伍不是件容易的事;
隻有靠著大嫂,咱們才能將麥芽糖生意做大做好。”
謝青山眼底閃過對媳婦兒的讚賞。
去城裡的隊伍和去買羊的人一同回來了,留守村子上的人沸騰了。
天色黑的早,好在沒雨雪,江二爺指揮人在村子中間燒了個大火堆,又安排了十多人舉著火把圍繞一圈。
頓時燈火通明的同時還很暖和。
羊群今日分顯然來不及,先趕到最大的羊圈裡,喂上草料,等著第二日各家再分配。
車輛上的物資,各家搬各家的,工坊裡的幾十個漢子一趟就抬過去了。
第二日要分羊,養羊要蓋羊圈,各家漢子們沒出去,改而壘起羊圈。
好在前麵打土坯時生怕不夠,也怕天冷地凍後打不成土坯,是以每戶人家都打了多多的,剩下了不少。
牲口圈無需太高,屋頂用茅草就成,它們有皮毛禦寒,冬日裡擠在一起就成,不用額外做取暖的設施。
沒下雨雪天氣不能浪費,沈清帶著婦人和姑娘家駕車去了城裡繼續采買。
現在村子上十五歲往上的女子也都學會了駕車,沈清喊一聲,去哪馱東西很是方便。
昨天賣的藥材,今日主要是橡子粉。
經過十來日十多人的撿拾,那一片橡子林基本撿乾淨了,再有其他地方的橡子樹隻有零星一兩棵,留給山上的小動物們過冬吧。
是以今日沈清負責換橡子粉,其他人負責買自家以及其他人家讓幫忙帶的糙米雜糧豆類等。
帶來的車輛多,回村的時候,精米白麵粗糧堆滿數輛車廂,看的所有老者就差熱淚盈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