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花愣愣道:“工坊?”
對了,沈清收購她們家毛料就是為了做毛筆,這必然是毛筆工坊。
不過五口灶,那能做多少人的吃食?怕是上百人都成吧!
她好奇問道:“沈清,你這工坊準備招多少人乾活啊?”
“應該在五六十左右。”沈清隨口回道。
李翠花咕咚一聲咽了咽口水。
老天,五六十人!
她以往隻以為是沈清一家人做,就沒細問,這做毛筆難道還怪難的?需要這麼多人!
不過讀書一向耗錢無比,和讀書相關的東西樣樣都貴,毛筆必然也不便宜啊。
她磕磕巴巴問道:“那,那工錢是多少?”
“看負責的工序,每道工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劉翠花點了點頭。
對,怎麼可能都一樣呢,工序難的肯定貴啊,畢竟是手藝活嘛。
像體力活中也分好幾種,會瓦活的瓦匠就比和泥巴的小工貴上六七文一天,足足要二十八文一天呢。
木匠、壘炕和灶台的工匠也是如此,這都是手藝人!
一個能養活全家,更能傳給子孫後代的手藝。
“而且咱們實行的是多勞多得,每個人負責的工序定價不同,然後做的多拿的就多,做的少就拿的少。”
劉翠花繼續點頭。
應該的啊,不然有人偷懶有人勤快,那勤快的不就吃虧了?最後誰還願意勤快乾活?
而且容易的肯定能做的多,難的做的少,定價一樣的就是傻子也知道去做容易的!
沈清想的好全麵啊,樣樣都考慮到了。
按照外麵做工的行情,她猜測一天掙個十幾二十文不成問題!
“最後一道綁線最難,村子裡關小山做的最好,他手快又穩,還能沉得下性子,好的時候一天八九十文,差的話六七十文也不成問題。”
劉翠花嘴巴張大足以吞下一顆雞蛋。
她搖了搖頭,穩住心神想到這是最好最厲害的,做不得數!
拔尖的和底下的差距大著呢!
“其他的要數打磨最簡單,也最便宜,一文一支,一天掙的隻有三十多文。”
劉翠花:.....隻有?
放在錦城想找一天三十多文的活計沒關係基本不可能!
而沈清她就能提供了?並且一下子就是五六十個!
他們這村子總共才一百多號人啊,扣除老人孩子婦人.....不,沈清應該不會扣除婦人。
她張了張嘴,問道:“你這工坊招婦人不?”
沈清看向劉翠花,認真道:“招,你們想來不?”
她說的如此詳細,也是覺得雷家婦人們可以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