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什麼喜事?
江英將沈清的提議一股腦說了,又道:“爹,你們幾個當家的商議下可不可行,拿個主意,要是可行的話,咱們就能挑選人和大嫂子家的一起外出買磚瓦回來了。”
趙老大不等說完,搶先道:“行啊,咋不行?才三兩多銀子!要我說也彆讓沈清多出,誰家拿不出來那幾錢?”
趙老二跟著道:“對對,現在最該做的就是趕在正月十八前把磚瓦全馱回來,能馱多少是多少!
等二月一化凍咱們就請工匠回來開工!”
到時一邊蓋屋子一邊開荒,兩頭都不耽誤。
兩人說著說著站了起來,對上江二爺催促道:“咱們坐了這麼久了,走,到村子上其他人家屋裡轉轉去。”
江英看著被催促起來的爹爹,笑到眉眼更加彎彎。
第二日,全村的車輛都出動了,漢子們實行輪班製——想出去的漢子太多,出於公平起見,一圈一圈換著來。
徐林等人聽聞後目瞪口呆。
還有人搶著乾活的?
後麵反應過來,不是搶著乾活,是搶著外出!
而且外出還能為村子做貢獻,當然要靠搶才行。
*
正月十六,毛筆工坊新的一年開工了。
製作工藝沒瞞著新進人員,他們都可以去看去學去觀摩,學會了也能跟著一起掙工錢,一個個緊張又激動的在旁邊看著。
沒兩日好些婦人上手試了一試,完全合格。
沈清沒攔著,毛筆不占地又不重,雙車廂一輛拉幾千上萬支,年前的貨都能一批運送出去,是以現在多些人做補充庫存更好。
漢子們則在忙著拉磚瓦回來。
到了正月十八,是和城裡騾馬市約定交貨的日子。
一大早,沈清帶著關麗收拾妥當,由江向西駕著雙驢車,後麵跟著的車輛滿滿當當擠滿了人,前往錦城。
去的驢車不能多了,不然回來的時候駕車的人不夠用!
過了正月十五,年過了節也過了,各行各業都恢複如常,錦城商鋪小攤販全部開張,人來人往、買賣吆喝聲,一片熱鬨繁華景象。
沈清一行人跟鄉下來的土包子一模一樣,這邊看看那邊看看,看什麼都新奇,看什麼都想吃想買。
最後在僅剩的理智消失前,緊趕慢趕到了騾馬市——正事要緊,後麵想吃的想玩的有多少買不了!
報了名號後,因是大生意,掌櫃的親自接待。
葫蘆村一共定了三十四頭,差點包攬了這一整批貨,掌櫃的笑的見牙不見眼,在原有的售價上又足足便宜了三兩銀子!
買了驢子後,數量太多,並沒急著牽走,而是在隔壁街將先前預定的雙車廂拉過來套上,隨後分成好幾小隊去做早早派給各小隊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