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上的土地去年一部分種了黃芪,一部分種了蔬菜,今年原本準備大多種苞穀,搭配著種些雜糧豆類,現如今當然以紅薯為主,種苗不夠的再種苞穀和雜糧豆類;
另外你說種些果樹?這個簡單,房前屋後以及山腳下都成;
這段日子以來周邊砍伐了不少雜樹,樹根大多枯死,等化凍後挖出來,樹根能生火不浪費,坑洞用來種果樹,節省了挖洞的力氣。”
沈清忙,同時有三個營生需要她操心,而且聽說還準備去京城尋找更多的營生,村子上的事他們儘量不去煩她勞神,能自行商議決定的事就自行商議,隻在大致有了結果後詢問下她的意見。
而果樹為了方便采摘,平地以及周邊種植最為適合。
江英聽到種果樹,提議道:“多種些板栗以及橡子樹呢?這兩樣比起水果更能填飽肚子。”
“都種,果樹主要是好吃,而且後麵挖了水塘養魚,吃不完的果子還能用來喂魚,吃水果長大的魚味道好極了。”沈清笑著說道。
板栗和橡子是能填飽肚子,但她想吃水果呀。
水潤多汁的水果,脆脆甜甜的水果,這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生活質量!
江英關注點全在挖水塘養魚上了,驚喜道:“大嫂你竟然想到了養魚!爹,咱們要不要也養魚?”
說實在的,以往在七裡村時到處都是水,沒覺得魚有什麼稀奇,來了這兒後,不說大魚,就是小野魚小河蝦她時不時想起都會饞!
好想好想吃魚~
江二爺有些心疼土地,不過魚也是葷,他沉吟道:“先將村子上的河流挖深擴寬,在流出山外處攔截,這是山上的泉水,是活水也是冷水,養出來的魚沒有土腥氣;
等天氣轉暖後,全村一起買些魚苗放進去,以後逢年過節起魚時全村一起分;
若是有人家覺得不夠吃,願意在自家土地上挖水塘也成,都屬自願。”
至少村子上的這條河流不浪費。
並且養魚的水用來澆灌農作物更有肥力。
沈清覺得江二爺為了村子好把能想的都想了,能考慮的都考慮了!
有了河流養魚,逢年過節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
又說了一會子話,沈清起身滿意的離開。
*
地裡樹根石塊等等障礙物清理乾淨後,又翻耕了好幾遍讓土地蓬鬆,這個時候大牲口充足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若是人拉犁,再強壯的漢子一天最多能犁個一畝半地,而驢子輕輕鬆鬆就能犁個三畝多,人連續三五天就吃不消了,而驢子卻能連著十天半個月都成。
有了驢子後,原本種田中最累的翻耕土地一項竟然算得上輕鬆就完成了。
家家戶戶鬆了口氣。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對土地進行改造。
先是平整土地,不光自家的,而是除了河對岸沈清那邊的整體都弄平整,這樣便於耕種;
接著是挖掘溝渠和挖水塘,為了排水和儲存水用於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