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養了一月有餘,蘇小樓才能下地行走。
又是一年年中時,夏日的燥悶讓他在府中有些待不住。
但又不敢亂出府,生怕被人盯上。
直到鎮北將軍府的徐管家從河間府歸來後,見蘇小樓如此狼狽模樣,也暗道真不是個省油的燈,如此能折騰。
不過想到當年蘇然與大公子蕭放二人將木南府攪得天翻地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見他每日呆在院中煩悶,便劃撥了一批內衛給他差遣。
有了護衛,蘇小樓乾脆帶上杏兒到郊外踏青。
杏兒聽說城外山上的天龍寺很靈驗,提過幾次。
乾脆就往天龍寺方向而去。
出發不過二三裡,陷陣營派了十數個軍中高手身穿便裝前來保護他。
蘇小樓隻得歎氣,那老太監算是盯上他了,難道還要將他掛上魚鉤去釣魚。
想到此處,他縮了縮脖子,說不怕是假的。
打定主意待傷再好上幾分,便立即離開木南府。
許久不出城,樹木都變得鬱鬱蔥蔥,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灌木叢中綻放著各類花朵,蝴蝶、蜜蜂交錯其間,不知名的鳥兒叫聲此起彼伏。
不是三月陽春,更勝陽春三月。
前往天龍寺祈福還願的人頗多,官道上都是來往的車隊。
天龍寺位於木南城外,南十裡的天龍山上,依山而建,比木南城的曆史還要悠久。
傳說是數百年前密宗所建,大夏王朝占領木南城後,由禪宗接手,進行修繕擴建。
以至今日的龐大規模,僧侶過千人,香火鼎盛。
蘇小樓站在天龍寺山腳的石梯前,腦中浮現書中對於天龍寺的簡單描述。
從山腳石梯而上,並無車行之路,隻能從這五六丈寬的白玉石梯往上爬。
可見山脊上金碧輝煌的寺廟宮殿群,頗為壯觀。
山腳有抬轎的力士,家境優厚的還願者,都是在此乘坐轎子而上。
普通轎夫是無法承受如此強度的抬轎活,所以山腳很熱鬨,都是在等待抬轎的力士。
更多的人,為步行而上。
怕杏兒受不了,準備給她叫個簡單的滑竿,她死活不願意。
此去長達五裡不斷的石梯,這丫頭就是死強。
不出他所料,杏兒爬了兩裡路,已經是雙腳發顫,怎麼也爬不動了。
見此蘇小樓隻得背著她繼續往上爬。
小丫頭羞得將頭埋在蘇小樓後背,剛才大言不慚之語,讓她尷尬得恨不得找個石頭縫鑽進去。
好一會,這丫頭才從情緒中緩過來,緊緊摟住自家少爺的脖子,湧出一股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到達寺廟的廣場,這才將她放了下來,小丫頭還是低著頭,不敢看自家少爺。
蘇小樓覺得有趣,捏了捏她可愛的鼻子,哈哈一笑,朝寺中而去。
帶著杏兒將天龍寺開放的地方逛了一遍,就前往大雄寶殿上香。
上香之人很多,排了長長的隊伍。
杏兒去排隊,他則坐在樹下的椅子上,閉目養神,悠然自得。
本來是大雄寶殿殿外值班和尚的位置,去了一趟茅廁,回來見一個氣質不凡的青年躺在自己位置上,‘阿彌陀佛’一聲。
和尚並沒有叫開蘇小樓,而是認真站在一旁開展自己供香客谘詢的工作。
“蘇公子!”
蘇小樓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那股特彆的淡香味鑽入鼻中,這才睜開眼。
美到不可方物的徐挽歌,恬靜站在自己跟前,略帶些微笑看著他。
見他睜開眼,徐挽歌打趣道:“公子好雅性!”
蘇小樓這才發現站在一旁為香客講解的大和尚,立即起身向那和尚歉意道:“大師,你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