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婉的外貌像一幅被晨霧浸染的水墨畫,既有江南煙雨的溫婉,又暗藏北國風雪淬煉的鋒芒。
她的麵龐線條柔和卻不失棱角,眉峰如遠山含黛,眼尾綴著一點淡褐色的淚痣,恍若星子墜落凡塵時濺起的塵埃。
雙眸是琥珀色的,瞳仁深處卻泛著極淡的金絲,像是埋藏著千年古寺壁畫中剝落的金箔,在暗處會流轉出奇異的微光。
一頭烏黑長發如瀑,發梢卻染著幾縷霜色,像是被冬日第一場雪擦亮的月光。
她習慣將頭發鬆散地挽成髻,幾綹碎發垂在頸側,與鎖骨間若隱若現的青色血管相映成趣。
發髻旁彆著一支白玉雕成的蝴蝶簪,翅膀上細密的陰刻紋路會在轉身時泛起漣漪般的光暈,仿佛下一秒就要掙脫束縛翩然起舞。
身形纖細如修竹,骨架卻透著隱忍的力度,鎖骨下方橫亙著一道新月形的疤痕,像是白瓷碗沿不經意磕出的裂痕。
那道傷疤總讓她笑起來時顯得格外淩厲——唇角勾起的弧度明明溫柔似春水,眼底卻翻湧著未愈合的痛楚。
她偏愛穿靛青色的苧麻旗袍,袖口挽到手肘,露出小臂內側淡青的血管與一道蜈蚣狀的陳年燙傷疤痕,走動時衣襟翻飛,隱約露出腰間一枚磨損的青銅鑰匙扣,齒痕間卡著半片乾枯的楓葉。
最令人難忘的是她雙手的細節:十指修長蒼白,指甲修剪得圓潤如月牙,但小指第二關節處橫亙著一道突兀的橫紋,像是被命運之刃劃開的印記。
她習慣用這隻手摩挲旗袍盤扣,金屬碰撞的脆響混著從袖口漏出的骨笛聲,竟比任何樂器都動聽三分。當她低頭撫摸懷中褪色的皮麵筆記本時,脖頸會不自覺地繃緊,喉結滾動的聲音像砂紙打磨玉器,連最細微的顫動都裹挾著某種欲言又止的執念。
金鬆紋硯台·文運流轉
功能:青銅硯台表麵刻有金鬆花紋呼應霍格沃茨東方美學),研磨時自動采集學生文氣,生成個性化文運報告如“文思泉湧”“需補經史”)。
特殊設定:每月初一硯池自動注滿月光墨水,書寫時浮現《詩經》名句。
霜降那日,李曉婉在校史館角落發現了這方青銅硯台。它蜷縮在明代文人的《墨池春曉圖》手卷旁,硯身覆蓋著層薄如蟬翼的銅綠,卻在月光下顯露出驚人紋路——鬆針狀的凸起在氧化層中金芒暗湧,恍若將整座長白山的鬆濤都凝固成了青銅的呼吸。
“此乃光緒年間江南造辦處特製的"文運硯"。“守館老者擦拭著眼鏡,指尖撫過硯沿時,金鬆紋竟如活物般微微起伏,“當年用來科舉考生的,現在倒成了鎮館之寶。“他說話間輕叩硯台底部,簷角銅鈴突然齊聲震顫,硯中竟泛起層淡青色的漣漪。
這夜李曉婉帶硯台回宿舍,研墨時驚覺異狀。鬆針紋路在燭火下舒展成河,墨汁剛落進硯池,便化作遊動的銀魚。更詭異的是,當李曉婉用毛筆蘸墨書寫《離騷》時,未乾的墨跡竟自動排列成“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的句式——原來這硯台在吞噬文氣!
次日清晨,李曉婉在鏡中看見硯台泛著詭異的金光。推開窗的刹那,成群墨蝶撲麵而來,它們在半空凝結成篆體“文運“二字。當我顫抖著展開宣紙,赫然看見自己昨夜的草稿上,不知何時被朱砂批注了“申宮火旺,宜臨《尚書》“的卦象。更驚心的是頁腳浮現的小字:“酉時三刻,文曲星照硯池“。
從此李曉婉的作息徹底被這方硯台掌控。每當月圓之夜,硯池會自動吸飽月光,墨色變得清冷如淚。此時若在硯邊讀書,鬆針紋路便沿著紙麵生長,將《詩經》名句編織成發光的脈絡。有次李曉婉抄寫“蒹葭蒼蒼“,未乾的墨跡竟在牆上投射出立體水紋,恍惚間看見屈原披發跣足,在滄浪之水畔吟誦九歌。
最瘮人的還是每月初一的“文運儀式“。子夜時分,硯台會發出類似編磬的清響,池中墨水突然沸騰如湯。當李曉婉將毛筆浸入時,整隻手臂都被金色紋路纏繞,眼前浮現出詭異的幻象:戴瓜皮帽的舉人正在撕咬自己的指甲,滿嘴鮮血地喊著“離騷害我“;穿長衫的秀才在廢墟裡瘋狂挖掘,指甲縫裡全是墨渣——原來這是曆代科舉瘋子的魂魄在控訴文運硯的詛咒。
但真正讓李曉婉著迷的,是硯台蘊含的《詩經》靈韻。某個雪夜研墨時,鬆針紋突然組成“采薇“的圖騰。墨汁落在紙上自動排列成戍邊將士的行列,連李曉婉滴落的汗珠都化作冰晶箭簇。更奇妙的是,當李曉婉用朱砂批注“昔我往矣“時,硯台竟將批注文字變成燃燒的磷火,在空中拚出“王者師“三個血字。
這方硯台仿佛有生命。某日它突然在李曉婉掌心震動,鬆針紋路拚成“危機“二字。當李曉婉掀開硯蓋,發現池底刻著密密麻麻的指甲劃痕——全是曆代使用者留下的抓痕。最深的那道痕旁,有行小楷:“勿信文運,當修心性“。此刻窗外驚雷乍起,硯中墨汁突然化作黑蛇,嘶吼著“爾等凡夫,豈配窺探天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詭異的事件發生在上個月初一。當月光注滿硯池時,李曉婉看見自己的倒影在墨水中扭曲變形,長出了鬆枝般的雙手。那些手指開始在硯麵書寫,筆跡竟是李曉婉從未讀過的《詩經》篇章。更駭人的是,當李曉婉翻開圖書館的《毛詩正義》,發現那幾頁早已被蛀空,而空缺處恰好是夢中見過的詩句!
如今李曉婉已學會用檀香鎮壓這方硯台。每當它躁動時,李曉婉便焚三炷蘇合香,看青煙在鬆針紋間流轉。前日偶然發現,硯台底部藏著微雕的《二十四詩品》目錄,而最末一頁的“豪放“二字,竟被曆代使用者用指甲摳出了凹痕——原來這才是真正的“文運“,是千萬文人用血淚鐫刻的碑林。
昨夜又夢見自己成了硯台裡的鬆樹精。看學子們端坐在晨光裡,鬆針般的金紋在他們眉間跳動。有人因“文思泉湧“笑得花枝亂顫,有人因“需補經史“哭得梨花帶雨。最有趣的是個穿漢服的女生,她對著硯台哼起《子衿》,金鬆紋竟化作流螢,在她發間聚成“窈窕淑女“的篆印。
此刻晚風穿過竹林,驚起一池漣漪。
李曉婉對著明月舉起硯台,看“關關雎鳩“的紋樣在硯麵流轉。遠處的鐘樓傳來夜半鐘聲,恍惚間與硯中墨魚的遊動聲交織成韻。終於懂得這方青銅硯的深意——它不是詛咒,而是文脈的具象。那些鬆針般的紋路,本就是三千年來,無數讀書人用脊梁撐起的蒼穹。
永樂仙尊!
那是流傳於虛海之中,最為古老、最為神秘的傳說之一!傳說,在極其遙遠的太古年代,曾有一位名為“永樂”的無上存在,乃是萬界共仰的至高神尊之一。祂開創了無上妙法,建立了不朽仙庭,庇護了無數生靈,鎮壓了天地間無數次滅世浩劫。
然而,傳說在一場席卷諸天的“永夜之災”後,永樂仙尊便失去了蹤跡,生死不明。祂所建立的仙庭也隨之崩潰,仙槎遺落虛空,璿璣鎖破,劫洪肆虐……那段曆史,被稱為了“永夜紀元”,是所有生靈心中永恒的噩夢和禁忌。
無數歲月流轉,關於永樂仙尊的傳說,早已變得模糊不清,甚至被視為神話妄言。沒有人再相信那樣一位無上存在,曾經真實地存在過。
而現在,這位隻存在於最遙遠傳說中的無上仙尊,竟然……真的複活了?!
而且,是由他,算無緣,這個在虛海中如同塵埃般渺小、甚至連自身存在都感到虛無的家夥,親手種下的一顆種子,引發的神跡,從而複活的?!
這簡直比天方夜譚還要荒謬!
算無緣感覺自己的腦袋,像是被那無形的金色巨錘狠狠砸了一下,瞬間一片空白,然後便是無儘的轟鳴和混亂。
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看著那道在金色門戶前緩緩凝聚、愈發清晰的偉岸身影,看著祂身上那流淌著神聖光輝的金色長袍,感受著那撲麵而來的、幾乎要將他徹底融化的無上威壓……
他張大了嘴巴,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想要說什麼,卻發現自己連呼吸都變得困難。
“我……我……”
他艱難地吐出兩個字,後麵的話語,卻像是被那浩瀚的威壓徹底堵在了喉嚨深處,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我……我複活了一位仙尊??
這真的是我做的嗎?
我不是在做什麼奇怪的夢吧?
誰能告訴我,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下意識地想要掐自己一下,看看是不是在做夢。然而,他那虛幻的手指,卻穿透了自己的手臂,帶不起絲毫痛感。周圍的一切,是如此的真實,那七彩的光芒,那馥鬱的異香,那天降粟米的“沙沙”聲,那隻母雞驚恐的“咕咕”聲,以及……眼前這位無上仙尊身上散發出的、仿佛蘊含著整個宇宙真理的浩瀚氣息……
無一不在告訴他,這一切,都是無比殘酷的、真實的現實。
而他,算無緣,就是這個荒誕現實的、最核心的、也是最莫名其妙的那個“創造者”。
“嗬嗬……嗬嗬嗬……”
一陣若有若無的、充滿了自嘲意味的乾澀笑聲,從算無緣的喉嚨裡擠了出來。他笑了,笑得比哭還要難看。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自己會被叫做“算無緣”了。
因為他所遭遇的一切,都遠遠超出了“緣”的範疇,進入了某種更加荒誕、更加不可理喻的……“命”的領域?或者說,是“劫”?
他算計不透,也承受不起。
就在算無緣心神激蕩,幾乎要在這無邊的震撼和荒謬感中徹底崩潰的時候,那道偉岸的金色身影,終於完全凝聚成形。
祂的目光,仿佛蘊含著洞察一切的智慧,緩緩掃過這片因為祂的蘇醒而煥發生機的神土,掃過那依舊在盤旋的七彩神龍,掃過那依舊在飄落的金色粟米,最後……落在了算無緣的身上。
那目光,平靜,溫和,卻又帶著一種洞穿靈魂深處的力量。
算無緣在那目光的注視下,感覺自己就像是冰雪消融,無所遁形。他所有隱藏的秘密,所有深埋心底的恐懼、迷茫、掙紮,仿佛都在瞬間被看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想躲閃,想逃避,卻發現自己的身體,乃至靈魂,都無法動彈分毫。
隻能承受。
承受這來自無上存在的、蘊含著無儘威嚴和一絲……探詢?的目光。
良久,仿佛一個世紀那麼漫長。
那位自稱“永樂仙尊”的無上存在,終於緩緩開口了。祂的聲音,不再是之前那般宏大,而是變得如同清泉流淌,溫和而富有磁性,卻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生皆苦,唯緣是岸。”
“汝名……算無緣?”
“有趣,有趣……”
祂輕聲低語,像是在品味這兩個字的含義,又像是在感歎某種冥冥之中的定數。
“能以‘無緣’之名,引動此間‘有緣’,播下此‘生機’之種,破此‘永寂’之地……”
“善哉,善哉……”
祂再次宣了一聲佛號,或者說,是某種類似佛號,卻又更加古老、更加浩瀚的讚語。
然後,祂的目光,似乎帶上了一絲……好奇?
“汝……是何人?”
這個問題,讓算無緣的心猛地一跳。
是啊,他是誰?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來自哪裡,要去往何方。
然而,當著這位無上仙尊的麵,他卻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用漠然和麻木來掩飾自己的無知和虛無。
他張了張嘴,想要回答,卻發現自己依舊無法組織起任何有效的語言。
就在這時,一陣更加急促、更加混亂的破空聲,從遙遠的天際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