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王猛沒有拒絕,也沒有掃碼。
兩人正說著話的時候,馬路儘頭,緩緩駛來一輛YU7。墨綠色車身在陽光下格外耀眼,引得人們紛紛矚目。
王猛也向其投去羨慕的眼神,“小車真不錯”。
“那就來一輛嘛,王隊你有這個實力。”
“太張揚了,不適合我。”王猛聳肩,隨後看向陳舟,“你呢陳師傅,包子攤生意這麼好,以後想換輛什麼車?”
曉米的幾款車子,幾乎是精確瞄準了35歲以下的未婚、無孩人群。
顯然跟陳舟不搭嘎。
他有老婆孩子,未來又打算接父母過來,以後可能還得去菜市場拉點貨。
“我喜歡又能裝,又能拉的。”
王猛聽完,豎起了大拇指,“務實。”
...
等王猛拿上包子,跟自己告彆離開,陳舟心裡輕鬆不少。
這算是又了結了一件事。
也不知道究竟能幫到多少人,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雖然王猛拍攝的視頻,沒有走很官方的風格,但裡麵內容其實很全麵,再加上以陳舟這個小商販為例,法條法規也變得形象不少。
“希望能有成效吧。”
陳舟如此想著。
當然,放在眼下的事情中,今天還有個【食客動態】提到的老大爺要來呢。
那輛YU7卻在駛過小攤後,停到了附近。
陳舟瞄了一眼,發現車上走下來一個戴墨鏡的......
老大爺?
不應該是個年輕人才對嗎?
陳舟有些詫異。
不過,那人手指上的玉扳指,他看著有點眼熟。
“我們好像在哪見過。”
陳舟忽然想到,之前在自己手裡,用兩千塊錢“指導價”,買下隨園食單瓷盤的老大爺!
沒錯了,就是他——
對方曾以為自己也是玩古董的朋友,還留了聯係方式,但後來沒有聯係過...
等一下,
好玩老古董,還好開年輕人標簽的潮流車。
食客動態所說的“頑主”,不會就是這位吧?
陳舟越想越覺得合理。
不遠處,從車上下來的那位老人,明顯也是奔陳舟來的。
他打招呼道:
“嘿,小朋友,你在這擺攤賣包子啊!”
“是,”陳舟也衝他招了招手,“沒想到在這又看見您了。”
等對方靠近之後,他做了下自我介紹:
“咱可真有緣分,我叫陳舟,您貴姓?”
“我姓餘,餘少春。”
餘大爺打量起陳舟的小攤。
拋開包子不談,這小攤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個寫著鮮肉包的招牌。
“你這招牌這麼大個,我從馬路那頭就看到了。”
然後就是喇叭裡循環播放的——“肉包砸~剛出鍋~現包的。”
“哎,這小閨女的聲音挺耐人兒的。”
陳舟心說:
這大字的招牌,喇叭的錄音,都是給你預備的。
“不就是為了招徠生意嘛,您老今天是出來玩來了?”
餘大爺回道:“有個朋友抱孫子了,我們一幫老人兒去坐了坐。這不,半路上碰到你的小攤了。看著挺板正的,利利索索的,不錯啊。”
陳舟笑道:“上回您高價收我一瓷盤,我不請您嘗嘗我的手藝,都有點過意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