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馮大爺,好久不見了,您老身體還好嗎?”陳舟熱情的打起招呼。
老馮頭是個非常遵守村頭社交規矩的人。
雖然一時之間想不起來陳舟到底是誰,但還是熱情的回應著。
“一晃眼長這麼大了啊,都結婚生孩子了吧。”
陳舟點點頭,“成家了,我以前經常來你們粥鋪喝粥呢。”
“哦,”老馮頭想了想,“那時候是有兩口子,喜歡帶著小孩來我這喝粥,你當時還在桌子下麵鑽呢。”
“對!”
陳舟自己也擺攤,每天遇到那麼多顧客,知道他肯定記不那麼清楚。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相拚湊著回憶。
也算對上了頻道。
聽陳舟說懷念以前的味道,老馮頭興致勃勃地要帶著他去粥鋪看看。
陳舟當然想去,但還是客氣的問道:
“方便嗎?”
老馮頭笑了,“我一個人住,就愛跟人說說話,當然方便。”
就這樣,陳舟騎上電動車,跟上了對方的老頭樂。
半路上的時候,老馮頭搖下車窗,聊起這些年來的變化。
“我歲數大了之後,我兒子接手了幾年,但後來村子拆遷,他嫌累就直接不乾了。到我孫子那就更完蛋了。
想當年,小鎮上的人都喝過我們的粥...”
兩人來到馮記粥鋪。
油漆塗的招牌,斑駁掉渣,依稀能看到當年的“馬己米”
雖說是粥鋪,但和城市裡的底商就完全不一樣了。鎮子裡的自建房,前麵兩間用來做買賣。
陳舟鎖好電動車,拎出車筐的東西。
老馮頭見狀,連忙道:
“就是跟我這個老頭子聊會天,你還非買什麼水果啊。”
陳舟隔著袋子拍了拍,
“這大熱天的,買個西瓜嘛。”
老馮頭又客氣兩回合,最終愉快的接過袋子,走向了廚房。
“隨便坐啊,小夥子。”
“好嘞大爺。”
老馮頭切了西瓜出來,倆人邊吃邊聊。
陳舟有意無意把話題引向粥,引向那口老砂鍋。
“您說您做的那個皮蛋瘦肉粥,怎麼就那麼好吃呢?”
老馮頭把西瓜子隨便吐向花壇,
“你說的是玉米渣粥吧。”
“對,玉米粥”陳舟改口,繼續說道:“是不是熬粥的時候,還有什麼特彆的秘訣?”
老馮頭一臉“俱往矣”的表情,說道:
“嗨,我這村裡破粥鋪子,煮兩鍋粥能有啥秘訣呀,也就是...”
“稍等啊,大爺。”
陳舟打斷了一下。
能開幾十年的粥鋪,味道絕對是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他拿出手機,準備認真記錄這馮記粥鋪的煮粥經驗。
“大爺,我能錄個音嗎。”
“錄音啊,可以。”老馮頭清了清嗓子,“咳咳、嗯嗯!”
“我們馮記粥鋪呢,托生於公社食堂,我父親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在那裡煮粥了,然後又曆經三代人的經營。煮粥的秘訣除了一直用到現在的老砂鍋,還在於煮粥的方法,講究個......”
老馮頭一來很享受被年輕人尊重的感覺,
二來,他也確實有傳承自己家技藝的想法。
所以把【小米粥】【小米南瓜粥】【玉米麵紅薯粥】等等幾份粥譜說的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