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張金生賣的豬肉真的是每天淩晨現殺的,所以他早上起床的時間很早,到中午基本就收市回家休息了。
能夠晚上去陳舟那買包子的次數並不多。
“我就知道我老弟沒毛病,天天用好肉,使好料,那做出來的包子,人們能吃不出來嗎!”
老張說話真好聽。
考慮到這位是自己最重要的豬肉供應商,陳舟邀請他:
“等開店了,咱哪天一塊坐坐。”
“沒問題,”老張大手一揮,“等你開店了,生意肯定要比現在還好,這次做早餐不?”
“做,早上就賣。”陳舟點點頭,“小區門口租了個店。”
老張隨即表示:“我以後給你送貨上門,正好早上一塊捎著,省得你每天還得跑一趟了。”
“那敢情好!”
陳舟相信老張的肉,對他放心。
畢竟,這是個連怎麼挑選豬肉都直接教給自己的人。
兩人閒聊幾句,又說起生豬期貨的事。
老張說陳舟趕上了一次好機會,上遊養殖企業宣布七月縮減出欄量,期貨有個小波段的上漲。
問他有沒有平倉出手。
陳舟從這賺的錢,都變成店鋪租金了。
具體獲利多少,老張很有邊界感地沒有細細打聽,隻是提醒陳舟不能太投入。自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等他走後,張金生對麵的殺魚大姐調侃起來:
“呦,張哥,又發展個大客戶啊。”
老張自謙地說道:“不算大客戶,大什麼呀,就一小早點鋪。”
但隨後,他的目光越來越堅定,
“以後肯定會做大做強的,我就等著跟他,再創輝煌了。”
賣魚大姐稍微了解點張金生以前的經曆,感慨道:“張哥你也算經曆過大起大落了。”
老張聽後,臉上雲淡風輕,
“從頭乾起,就做踏實生意,不該做不起來。”
...
今天正好是交房租的日子,陳舟買了肉菜,就去老姑早點轉了一圈。
老姑夫婦已經把店裡收拾得差不多了。
還找來個阿姨幫忙,一起打掃衛生。
陳舟打招呼道:
“老姑,房租來了!”
老姑放下手上的活,笑嗬嗬地迎了上來,客氣地說道:“還專門跑一趟啊。”
陳舟微笑,“順手的事。”
雙方當麵轉好租金,老姑告訴陳舟:
“今天周五,我們一會兒就去把營業執照注銷了,到時候你就用這個店,自己再起一個。”
經曆幾次租戶變更,老姑確實比自己有些經驗。
但談到辦事大廳...這個時間去,等她們到那辦業務,恐怕窗口的工作效率就不是很高了。
陳舟隻能說道:
“不用太著急,我搬進來再正式開業,也得等一陣呢。”
老姑父是個性子慢吞吞的人。
他很喜歡陳舟的建議。
“那行,反正這幾天我們就去把這事辦了,最遲下周。”
隨後又問起陳舟,打算起個什麼名字。
“社區食堂。如果有重名的,就增減幾個字。”
這是陳舟昨天跟老婆商量的結果。
老姑父稱讚道:“這名字好呀,上個世紀,那叫什麼來著?公社大食堂!”
陳舟想起自己的砂鍋,以及老馮大爺的故事。
以前是公社大食堂,現在是社區食堂,這也算一種傳承吧。
陳舟在店裡還給他們幫了幫忙。
最後,老姑把鑰匙交給陳舟,不忘提醒他,“自己再換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