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叫來老板簽字。
年長的工作人員指出:“你這店裡做的各方麵都挺好的,怎麼台賬沒有啊?回頭補上,把照片傳到群裡,到時候我們就不過來了,你周一去領證就行。”
“麻煩你們了,”陳舟加了群之後,跟兩人客氣道:“大熱天你們也夠辛苦的,喝點水再走?”
“不用不用。”
兩人搖頭拒絕,隨後便離開了店門。
同事間對這家小店互相交流起來:
年長的工作人員甲:“這地方我怎麼記得一年就得來一次?該成常規項目了。”
乙:“我就知道這房東好像自己都沒乾下去,我看了下租房合同,她這是又給租出去了。”
甲:“啥也不好乾,這個年輕老板感覺不錯,應該能乾長。”
乙:“師父,這能看出來嗎?”
甲:“工作經驗。”
...
小問題當天整改完成,隻等周一拿了證件回來,周二正式開業。
陳舟和小師妹又仔細地把店裡收拾了一下。
台麵、桌椅板凳都擦得鋥亮。
...
周末中午的時候,陳舟把老婆孩子從車站接了回來。
雖然兩人並非員工,但小店的人員配置,也算是眾神歸位了。
小丫頭高興地給陳舟說著在姥姥家、大姨家遇到的開心事,其實就是些對大人來說還不如雞毛蒜皮的小事。
但陳桃桃就是很高興。
隻不過她這次出去幾天,還學了幾句方言,再加上本身語言表達能力也有限。
林女士得幫忙翻譯翻譯。
陳舟摸了摸女兒的頭發,發現她好像曬黑了點兒,陳舟記得情報中提醒的食客動態,對小丫頭說道:“回去爸爸給你做西紅柿炒雞蛋。”
“爸爸我想吃了!”陳桃桃興奮地回應著。
但說起接下來的話時,又皺起了小眉毛:“姥姥做的西紅柿雞蛋還放...綠辣子。”
“綠辣子,也就是尖椒。”
林女士回憶起那天吃飯的場景,不禁笑了起來:“你閨女當時都看傻了。”
陳桃桃配合道:“是的,我看傻了。”
這跟第一次吃螃蟹吃龍蝦不一樣。
嘗試新鮮事物,陳桃桃還有旺盛的好奇心。
但麵對熟悉事物裡麵突然出現的奇奇怪怪的東西,她是真接受不了。
陳舟自己是吃過放青椒的西紅柿炒雞蛋的,其實還好,多了點辣味和清香的口感,總體偏鹹鮮。
但這跟陳桃桃喜歡的酸酸甜甜,確實不一樣。
隻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算是同一道菜,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做法,華夏還是太大了。
在車上的時候,林女士也跟陳舟聊了聊這次回家的事情。
“媽上次收到螃蟹就特彆開心,這回給準備了不少東西想讓我拿回來給你,可我帶著孩子又隻有一個小行李箱,實在是不好拿,她就硬塞給我五千塊錢。”
老太太退休金可不高,這五千得攢小半年。
人這輩子,到老了都惦記著孩子。
陳舟一邊開車,一邊跟她承諾:
“我明年跟你們一塊回去。”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