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居二樓,臨窗雅座。
窗外長安城的喧囂如同背景音,玄玨麵前幾碟精致的菜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一盤清蒸鱸魚,魚肉雪白細嫩;
一碟油亮噴香的炙羊肉;
一碟時令鮮蔬,青翠欲滴;
還有一小壇剛剛啟封的琥珀色美酒,酒香醇厚。
他正自斟自飲,享受著這難得的放鬆時刻,數月來奔波於各州受災之地的沉重感,似乎也被這人間的煙火氣暫時衝淡了。
就在這時,兩個身影出現在雅座旁。
為首一人,身著藏青色錦緞常服,身形挺拔,麵容雖經風霜卻難掩那份久居上位的沉穩與威嚴,雙目開闔間精光內蘊,顧盼自有氣度。
他身旁一人,身形微胖,麵容儒雅,眼神銳利而精明,雖也著常服,卻透著一股官場浸淫多年的乾練。
正是微服私訪的唐太宗李世民與趙國公長孫無忌。
“道長好雅興。”
李世民的聲音溫和,目光掃過桌上的菜肴酒水,又落回到玄玨身上,
“這醉仙居的雅座難得清淨,不知可否容我二人拚個桌,沾沾道長的仙氣?”
他話語客氣,卻帶著不容拒絕的意味。
玄玨放下酒杯,抬眼看向二人,目光平靜無波。
他早已從那股無形龍氣威壓和對方的氣度中猜出了來人身份。
旁邊明明還有空桌,對方卻直奔自己而來,其意不言自明。
他微微一笑,做了個請的手勢:
“相逢即是有緣,兩位請坐。隻是粗茶淡飯,莫要嫌棄便好。”
“道長客氣了。”
李世民坦然落座,長孫無忌則侍立在其身後半步,目光也帶著探究落在玄玨身上。
跑堂的小二極有眼色,立刻添上兩副碗筷酒杯。
李世民也不客氣,自斟一杯酒,舉杯示意:“道長請。”
酒過一巡,氣氛稍緩。
李世民放下酒杯,狀似隨意地開口:
“道長雲遊四方,見多識廣。朕……咳,鄙人觀道長氣度不凡,想必對民生疾苦、治國安邦之道,也頗有心得?
這關中前些時日大旱,河東道又遭水患,河南道更是蝗災肆虐,民不聊生。
不知以道長之見,朝廷當如何應對,方能解民倒懸,保社稷安穩?”
他話語雖以“鄙人”自稱,但問題卻直指國家大政,那“社稷安穩”四字更是隱隱透露出身份。
長孫無忌在一旁安靜聽著,眼神卻緊緊盯著玄玨,似要將他每一個細微反應都收入眼底。
玄玨夾了一箸青菜,細嚼慢咽,神色淡然。
他心中雪亮,眼前這位千古一帝是在試探自己,想看看自己是否真有經世濟民之才,值不值得招攬。
然而,他深知自己如今的處境。
天庭五品鎮魔大將的身份是護身符,也是枷鎖。
若再與這人間皇朝牽扯過深,因果糾纏,於即將到來的大羅突破有害無益。
更何況,西遊序幕即將拉開,變數叢生,此時卷入凡塵朝堂,實非明智之舉。
他所有的謀劃,無論是靈犀坊市還是自身修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擁有足夠的力量,在這即將到來的大劫中活下去!
想到這裡,玄玨放下筷子,目光平靜地迎上李世民那帶著幾分期待與審視的眼神,緩緩開口:
“陛下心係萬民,勵精圖治,貧道深感欽佩。
不過,貧道身負天庭敕令,身居五品鎮魔大將之職,乃方外之人。
天庭自有法度,仙凡有彆,貧道著實不便再涉足人間朝堂,為陛下效力。還望陛下體諒。”
他的聲音不高,直接點破了李世民的身份,也表明了拒絕之意。
李世民眼中那絲期待的光芒瞬間黯淡下去,被濃濃的失望所取代。
他沉默片刻,才喟然長歎一聲:
“唉……原來道長早已看破朕的身份。
想不到道長竟是天庭神將,失敬了。”
他端起酒杯,仰頭一飲而儘,
“朕本想著,道長有如此濟世安民之才,若能入朝輔佐,實乃大唐之福,百姓之幸。可惜……天意如此。”
他放下酒杯,目光重新變得真誠而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