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道長雖不願入朝,但對我大唐百姓的活命之恩,卻是實實在在的,萬千黎民皆感念於心。
朕身為皇帝,豈能無報?道長但有所求,隻要不違背綱常倫理,朕定當全力滿足,以酬謝道長救我萬千子民的恩德!”
玄玨看著這位千古帝王眼中那份真誠的感激與補償之意,心中微動。
因果確實存在,若一味拒絕,反顯矯情,也未必能完全了結。
不如順勢提一個簡單要求,既全了對方心意,也讓自己日後在長安有個清淨落腳之處,還可借此了斷這份塵緣。
他略一沉吟,拱手道:
“陛下仁厚,貧道愧領。
貧道所求甚簡。
長安城外,青山連綿,景色清幽。
貧道隻求陛下能在其中賜予貧道一小片無主之地,容貧道結廬而居,建一小小道觀,作為日後雲遊至此的棲身之所即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此,足矣。”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聞言都是一愣。
他們本以為玄玨會借此索要金銀財寶、珍奇異獸,或是為某個門派爭取封賞,卻萬萬沒想到竟是如此微不足道的一個要求!
僅僅隻要城外山中的一塊荒地建個落腳的道觀?
“道長……”
李世民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動容與感慨,
“您救我萬民於水火,功莫大焉!所求竟如此淡泊……這……”
他看向長孫無忌,後者眼中也滿是敬佩之色。
“陛下,”長孫無忌低聲道,
“道長乃真正的世外高人,視功名利祿如浮雲。此等境界,非我等凡俗可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看向玄玨的目光已帶上由衷的敬重:
“道長高義,朕心感佩!如此簡單要求,朕豈有不允之理?
明日,不,今日朕回宮便即刻下旨,將長安城西五十裡外,風景最佳的那片青山劃為道長清修之地!
道長可自行擇址營建,一應所需,由少府監調撥,絕不敢勞煩道長分毫!”
“多謝陛下。”
玄玨稽首一禮,神色依舊淡然,
“貧道隻求一清淨之所,一磚一瓦皆可自為,不敢耗費國帑。陛下心意,貧道心領了。”
“這……”
李世民還想堅持,但見玄玨態度堅決,也隻能作罷,心中對這位年輕道長的評價更高了幾分。
他起身道:“道長品性高潔,朕心甚慰。此地人多眼雜,朕不便久留。道長日後若有任何差遣,可憑此玉佩直入宮門尋朕。”
說著,解下腰間一枚溫潤無瑕的龍紋玉佩,輕輕放在桌上。
玄玨看了一眼玉佩,並未推辭,隻道:
“謝陛下。”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不再多言,對玄玨鄭重抱拳一禮,便轉身下樓離去。
雅間內恢複安靜。
玄玨拿起那枚觸手溫涼的龍紋玉佩,感受著其上殘留的帝王氣息,輕輕搖了搖頭。
這位太宗皇帝,雄才大略,氣度恢弘,禮賢下士,難怪能開創貞觀盛世。
隻可惜……他腦海中閃過史書上記載的玄武門之變、晚年猜忌等事,帝王心術,終究難逃權柄的桎梏。
仙凡兩路,能以此玉佩了結一段因果,也算圓滿。
他繼續慢悠悠地吃著菜,目光隨意掃過樓下熙熙攘攘的街道。
忽然,他的視線定格在街角一處不起眼的地方。
一個攤位不知何時悄然支起。
攤主是個身穿洗得發白的青布道袍、麵容清臒的中年道人。
他神色平靜,眼神深邃,仿佛能洞穿世事。
攤位極其簡單,隻有一張小桌,一塊卷起的布幡。
此刻,他將那布幡徐徐展開,露出上麵四個筆力遒勁、墨跡淋漓的大字——“日測三卦”!
正是袁守誠!
喜歡西遊,我驪山門下蛇尊請大家收藏:()西遊,我驪山門下蛇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