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的間隙,他不再滿足於被動聽壁。
識海中的《南荒風土異誌》竹簡,成了他了解這方天地的唯一窗口。
“南贍部洲,多蠻瘴,少靈脈,妖族與人族雜處,爭端不息……”
“妖族修行,首重血脈。上古大妖之裔,生而神通,吞吐日月精華,淬煉血脈本源,乃通天大道……”
“人族修士,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法門萬千,或借符籙法器,或引天地五行……然此洲靈氣稀薄,人族修士艱難……”
冰冷的文字,勾勒出殘酷的現實圖景。
他這條無根無腳的玄蛇,在這南贍部洲的底層掙紮。
妖族?他這點微末修為,連激發血脈傳承的影子都摸不著,遑論“淬煉本源”?
人族功法?更是鏡花水月。
竹簡上那些關於“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隻言片語,如同天書。
他唯一能依仗的,就是這具意外融合了多種力量的蛇軀,以及這卷記載著基礎法門和旁門左道的竹簡。
“引氣歸墟法”講究的是海納百川,將吸入的駁雜靈氣歸於丹田一點,緩緩煉化。
這法門笨拙,勝在根基紮實,尤其適合他體內本就混雜了雷、星、月、毒諸力的狀況。
他嘗試著在吞吐月華時,將一絲微弱的雷力融入其中,再以洞微神通內視引導。
起初如同在鋼絲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引得經脈刺痛。
失敗了幾次,鱗片都因劇痛而微微炸起後,他終於找到一絲平衡點——雷力如同細小的引信,竟能加速月華精氣的煉化速度!
雖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絲提升,卻讓他精神大振。
午後,烈日灼烤山林。玄玨滑入寒潭深處,讓冰冷的潭水包裹全身。
潭底那截獨角殘骸散發的赤芒似乎黯淡了些許。
他盤繞其上,嘗試運轉《引氣歸墟法》。
絲絲縷縷的冰涼水汽被吸入體內,與潭底獨角殘餘的微弱雷元氣息隱隱呼應。
這一次,他不再抗拒那份酥麻,反而引導其融入搬運的周天。
如同在滾燙的經脈中注入一道清泉,雖然效果遠不如月華與雷力的組合,但在熾熱的午後,卻是難得的清涼慰藉,也讓他的修煉時間得以延長。
覓食也變得充滿“研究”意味。
憑借洞微神通和竹簡記載,他成了山林裡最謹慎的美食家。
尾尖掃過一朵新生的菌菇,不僅能辨識其形態顏色是否與“鬼麵噤”、“錦襴笑”吻合,更能“看”到菌蓋下細微的孢子粉結構,甚至菌柄內若有若無的毒素流動軌跡,以此雙重確認安全。
采摘“嬰拳果”時,他不再囫圇吞藏,而是仔細挑選那些在洞微視野下靈氣波動最活躍、果肉最飽滿的幾顆。
他甚至嘗試著將一絲微弱的月華精氣注入一顆剛采的嬰拳果,藏在顎囊深處,想看看能否催發其“坑敵”效力。
那株雷劫殘梅樁,成了他常去的“驛站”。
米粒大的青果依舊青澀,但生機一日強過一日。
玄玨履行著諾言,每次盤踞其上修煉《引氣歸墟法》或《月華洗脈訣》時,都會刻意引導一絲逸散的、相對溫和的星月之力,緩緩滋養那殘存的梅魄。
老梅精魄的譏誚聲少了些,偶爾傳遞來一絲微弱的、帶著草木清香的意念,如同疲憊的歎息,又似無聲的鼓勵。
夜色漸濃,皓月當空。玄玨回到瀑下石龕,這是他修煉的黃金時刻。
月華如水銀瀉地,遠比白日裡稀薄的靈氣濃鬱精純。
他盤踞在最佳位置,昂首向月,全力運轉《月華洗脈訣》。
洞微神通內視下,絲絲縷縷的銀白光華被吸入,在經脈中流淌,與體內奔流的雷星之力交彙、融合、洗練。
尾梢在月光下無意識地舞動,如同靈敏的接收天線。
偶爾,他會以尾尖蘸取冰冷的瀑水,在濕滑的岩壁上勾勒《步天詭陣圖》的片段。
雖不敢再引動星輝,卻是在反複描摹中,試圖理解那玄奧陣紋中蘊含的、引動周天星力的道理。
每一次勾畫,都讓識海中那幅殘缺星域圖景更加清晰一分,那金紋巨蛇的虛影,也仿佛在無聲地注視著他。
寒潭如鑒,映照著墨玉星斑的蛇影,和眉間那道越發清晰的金紋。南方,莽莽群山在月光下隻餘一片深沉的輪廓,如同蟄伏的巨獸。蛻凡的機緣或許就在那裡,但也必然伴隨著難以想象的危險。
玄玨收回望向南方的目光,深深吸入一口飽含月華與水汽的清冽空氣。
躁動的心緒在瀑聲雷音與體內氣息的周天搬運中,漸漸沉澱下來。
洪荒浩瀚,前路未卜。
但此刻,在這轟鳴的瀑簾之後,他這條無根無腳的玄蛇,所能做的,唯有吞吐這一方山水靈氣,鑽研這得來不易的功法奧秘,將鱗爪間的每一分力量,都打磨得再銳利一分。
洞微神通掃過十丈山林,落葉的飄零,蟲豸的蟄伏,皆在“心鏡”之中。
他閉上蛇目,周身氣息緩緩沉凝,與瀑聲、月華、山影融為一體。修煉,成了生存本身,也成了通往那未知機緣唯一的、沉默的舟筏。
喜歡西遊,我驪山門下蛇尊請大家收藏:()西遊,我驪山門下蛇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