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室內,最後一絲灼熱的金鐵淬煉之氣終於散儘,隻餘下靈材本身特有的、沉澱了無數歲月的幽冷與溫潤交織的氣息,間或夾雜著一縷新生的水墨清香與混沌意蘊。
玄玨盤坐於地,氣息沉凝。
他身前虛空,四團靈光靜靜懸浮,寶輝流轉,形態各異卻又渾然一體。
核心處皆有一縷難以言喻的混沌氣流悄然旋動,一陰一陽,彼此追逐又相互交融,散發出古老而神秘的道韻。
正是他以自身蛇蛻為核心,輔以精心搜羅的天材地寶,又融入了自身本源陰陽血脈之力,方才煉成的本命法寶——兩儀分光扇、陰陽混沌葫、太極混元袍、陰陽破法劍。
白素貞的走近幾步,目光在那四件靈光氤氳的法寶上細細流連。
“好玄妙的陰陽道韻!師弟,你這四件本命之寶,根基之紮實,潛力之深,遠超我先前所想。
尤其是這核心的一縷先天陰陽之氣,更是畫龍點睛,使其有了無限進化的可能。”
玄玨睜開眼,幽深的瞳孔裡映著法寶的光暈,也閃過一絲如釋重負的欣然。
玄玨的聲音低沉,帶著微啞,“幸不辱命,總算煉成了這安身立命之本。”
“幻化山河,混沌納元,混元守禦,破法誅邪…攻守兼備,虛實相生!
好!好!好!”
白素貞連道三聲好,清麗麵容上綻開由衷的笑意,如冰雪初融,滿室生輝。
“玄玨師弟,此四寶與你血脈相融,道途相契,實乃天作之合。
假以時日,若能尋得契合的先天神材融入其中,其威能品階,必可更上層樓,直指通天大道!”
玄玨感受著體內妖丹與四件法寶之間那水乳交融、心意相通的緊密聯係,一股前所未有的篤定與豪情在胸中激蕩。
護道之器已成,血脈神通在陰陽交融中日益精純,陰陽大道的前路雖艱險卻已清晰展現於眼前——未來道途,似乎已非遙不可及的夢幻泡影。
然而,這豪情之下,是更深沉的清醒。
“師姐所言極是,”玄玨緩緩收回四件法寶,靈光斂入體內袍已著身,葫懸腰間,扇持於手,劍隱於袖)。
靜室重歸沉靜,隻餘他低沉的聲音,“法寶如道途,初成隻是根基,需得日日溫養,以精血神魂澆灌,使之靈性日增。
但溫養於靜室,終究隻是閉門造車。”
他站起身,久坐的骨骼發出輕微的劈啪聲,眼中沉澱的平靜被一種躍躍欲試的鋒芒取代。
“閉關日久,煉寶耗神,此間天地靈氣已難助我更進一步。
提升法寶所需的神材珍礦,絕非靜坐可得;
陰陽大道之玄奧,不經曆生死血戰砥礪,不於萬丈紅塵中體悟眾生百態,如何能真正明澈?
機緣造化,更不會憑空落在枯坐之人的頭上。”
他望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疊疊的山巒與雲霧,投向那廣袤莫測的天地。
“是時候…出關了。”
數日後,積雲峰後山,一片清幽的竹林掩映之下,有潺潺溪水流過青石。
一方樸素的石桌置於溪畔,幾縷陽光透過竹葉縫隙灑下,光斑跳躍。
玄玨身著太極混元袍,腰間懸著陰陽混沌葫,與白素貞相對而坐。
桌上僅有一壺、兩盞。
壺是粗陶,樸拙厚重;
盞是青玉,薄如蟬翼。
玄玨提起陶壺,動作並不如何優雅,卻帶著一種行雲流水般的自然韻律。
滾燙的山泉注入青玉盞中,幾片形如彎月的碧翠茶葉在澄澈的水中舒展沉浮,縷縷帶著竹露清氣和一絲草木精粹的幽香嫋嫋升起。
“嘗嘗這‘竹露青’,”白素貞素手端起玉盞,指尖與青玉一色,更顯瑩白,“取的是峰頂老竹葉尖上,日出前凝聚的第一滴清露所焙製,雖非靈茶,卻彆有一番山野真味。”
玄玨依言端起茶盞,入手溫潤。他輕呷一口,溫熱的茶湯滑入喉中,初始微澀,旋即化作一股難以言喻的清冽甘甜,仿佛將整個雨後青翠竹林的生機都含在了口中。
那清冽之意直透識海,令長期閉關煉寶帶來的神魂深處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都悄然消散了幾分。
袍服上緩緩流轉的雙魚圖案,似乎也因這清寧之意而顯得更加圓融自然。
“好茶。”他放下杯盞,由衷道,“清心滌慮,不沾煙火。”
白素貞微微一笑,眼波流轉,似映著溪水的光:“茶道如人道,亦如修行。
烈火烹油是手段,文火慢燉是功夫,但最終所求,不過是這一口‘真味’。
師弟煉寶時鋒芒畢露,陰陽二氣衝撞激蕩,此刻飲這清茶,正可調和心火,體味這陰陽流轉間的‘靜’之妙諦。”
玄玨默然,細品著師姐話語中的深意。
煉寶之時,他催動陰陽血脈,或剛猛暴烈如九霄雷動,或陰柔侵蝕似黃泉暗流,追求的是極致的威能。
而此刻,在這溪畔竹影下,一盞清茶入喉,那躁動的陰陽之力仿佛被無形的溪流撫慰,在體內自行流轉,剛柔並濟,生生不息,竟比刻意催動時更為圓融活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動靜之間,皆是陰陽。
腰間混沌葫的沉凝氣息,也仿佛與這寧靜相合,內蘊的混沌意蘊似乎也沉澱安穩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