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靈魂安慰_多元宇宙記錄冊:無儘記錄與收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9章 靈魂安慰(2 / 2)

2.異常感知:若使用者在空間中做了“強烈的安慰動作”如緊緊抱住目標的意識形象),目標現實中可能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安心”,甚至眼眶發熱對應空間中的哭泣),但無法追溯原因。

十、特殊目標的意識空間變異

1.多重人格者:意識空間會分裂為“多個子空間”,每個子空間對應一個人格的脆弱麵,且各空間的“形象、環境”完全獨立如a人格的空間是病房,形象是怕打針的小孩;b人格的空間是戰場,形象是怕被拋棄的士兵)。使用者可自由切換子空間,但無法同時與多個形象交互。

2.集體意識如蜂巢意識、族群潛意識):空間呈現“模糊的群體形態”——無數個微小的幼化形象如蜂群意識的空間裡,是成千上萬隻半透明的小蜜蜂幼崽,擠在一起瑟瑟發抖),共同發出“重疊的脆弱訴求”如“怕殺蟲劑”“怕巢穴被破壞”),使用者需安撫“群體情緒”而非個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3.瀕死者:意識空間是“一生脆弱性的濃縮場”——空間中會快速閃回各階段的脆弱記憶,形象則在不同年齡的幼化形態中切換,最終定格為“最放不下的遺憾對應的形象”如對子女的愧疚,形象會是抱著玩具、念叨“對不起”的父母幼化版)。

十一、能力進階:安慰深度的層級

1.基礎層:進入空間,傾聽並獲取信息,目標情緒短暫平複;

2.進階層:能“具象化目標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如目標童年缺愛,空間中會自動生成“溫暖的懷抱虛影”),讓意識形象主動靠近並獲得“虛擬滿足”,現實中目標可能出現“久違的踏實感”;

3.終極層:使用者可引導目標的意識形象“直麵脆弱根源”如帶怕黑的形象走出衣櫃,看“黑暗中其實沒有怪物”),此時空間會產生“破碎又重組”的光芒,目標現實中可能對“對應恐懼”產生“認知重構”如從此不再怕黑),但需目標自身“有改變的意願”,否則會引發空間劇烈反抗如突然陷入完全的黑暗)。

十二、能力本質:意識共情的終極形態

“靈魂安慰”的核心並非“窺探”或“控製”,而是通過“強製暴露脆弱性”,創造一個“絕對安全的被接納場域”——在現實中,人類的脆弱常被理性、自尊、社會規則掩蓋,而此能力撕開表層,讓意識在“幼化、萌化、雌性化”的保護殼下,真正被“看見”。其終極意義是:讓每個意識都能在“不被評判的空間”裡,承認“我其實很怕”,而這份承認本身,就是安慰的開始。

意識場景回溯——沉浸式記憶重現

1.觸發與定位

觸發條件:使用者在意識空間內,對目標意識形象提出“想看看當時的樣子”或類似指向具體記憶的訴求),即可激活。無需目標主動配合,隻要目標意識中存在該場景的記憶殘留哪怕是被遺忘的潛意識碎片),能力即可定位並提取。

場景範圍:覆蓋目標意識中“所有已發生的場景”——從胎兒期的模糊感官記憶如母體心跳的震動),到成年後的關鍵事件如婚禮上的誓言、失敗時的獨處);既包括顯意識的清晰記憶,也包括潛意識壓抑的“創傷畫麵”如被刻意遺忘的童年事故)。

2.場景呈現:親曆式的“記憶動畫”

沉浸式體驗:使用者會瞬間“融入”目標的記憶場景,成為場景中的“隱形觀察者”——所有感官與目標當時的狀態完全同步:

視覺:看到目標記憶中的畫麵色彩、視角與目標一致,如孩童視角的“大人的腿”“高處的窗台”);

聽覺:還原當時的聲音包括環境音、對話、甚至目標的心跳聲,聲音頻率嚴格匹配記憶中的分貝);

觸覺與嗅覺:同步目標的物理感知如寒冬裡的冷風刺骨、夏日草地的青草味、傷口的痛感);

情緒共振:被動接收目標當時的情緒如考試失利時的窒息感、被擁抱時的暖意),強度與目標記憶中的情緒濃度一致比“感性放大”更貼近原始狀態)。

絕對旁觀性:使用者無法對場景產生任何乾預——試圖觸碰物體時,手會直接穿透;想開口說話時,聲音無法傳入場景;甚至改變視線方向,看到的仍隻是目標記憶中“該視角下的畫麵”如目標當時沒注意到的角落,使用者也無法看見)。場景嚴格按照目標的記憶邏輯推進,分秒不差:若目標記憶中“杯子在第3秒掉落”,則場景會精準在第3秒呈現杯子落地、碎裂、發出聲響的全過程,無法快進或暫停。

場景差異:

清晰記憶:場景細節完整如5年前生日宴的蛋糕口味、朋友的笑聲語調),色彩鮮明,持續時間與實際事件一致10分鐘的對話場景,就會完整播放10分鐘);

模糊記憶:場景呈現“失焦感”——畫麵閃爍、聲音含混如童年某頓晚飯的記憶,隻能看到“模糊的燈光”“媽媽的輪廓”,聽到“嗡嗡的說話聲”),且可能隨目標的“記憶重構”出現偏差如被美化的“童年小院”,實際雜草叢生,記憶中卻長滿鮮花);

創傷記憶:場景會自帶“情緒濾鏡”——畫麵偏暗,聲音壓抑如被霸淩的場景,即使是白天,也會呈現“灰色調”,對方的笑聲會被放大為“尖銳的噪音”),使用者會同步感受到目標當時的恐懼或絕望,且這種情緒比普通場景更具衝擊力。

3.場景規則:記憶的“絕對保真”與“自我修正”

保真原則:場景完全複刻目標“主觀記憶中的真實”,而非客觀事實。例如,目標因憤怒記錯了“對方說的話”,場景中就會呈現“被篡改後的對話”;若目標對某件事的動機產生“自我美化”如將“自私的選擇”記為“無奈的妥協”),場景也會按“美化後的邏輯”呈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動態修正:若目標記憶存在“矛盾點”如“記得鎖了門卻又想起沒鎖”),場景會自動按“目標最堅信的版本”運行,或在矛盾處出現“短暫卡頓”畫麵模糊12秒後,按占優的記憶繼續),類似動畫的“幀丟失”。

新增副作用:執念共振——情感能量的被動強化

1.機製:情感共振與執念錨定

使用者在意識場景回溯時,會被動吸收目標記憶中的“情感能量”尤其是強烈的愛、恨、遺憾等)。這些能量會與使用者自身原有執念如對某人的思念、對某件事的不甘)產生“頻率共振”——目標的情感能量成為“燃料”,讓使用者的執念從“隱性”轉為“顯性”,從“溫和”變為“偏執”。

2.表現:從心理到行為的執念深化

心理層麵:

對原有執念的“關注度激增”:例如,原本隻是偶爾想起“離開的故人”,頻繁使用能力後,會在清醒時反複浮現對方的畫麵,甚至在夢中重複與對方相關的場景;

認知扭曲:對執念對象的“優缺點認知失衡”——若執念是“想挽回的人”,會下意識放大對方的優點,忽略其傷害自己的行為;若執念是“未完成的事”,會堅信“隻有做到這件事,人生才有意義”,否定其他價值。

行為層麵:

偏執行為增多:為執念對象事件投入過度精力如頻繁查看對方社交動態、放棄正常生活專注於“未完成的事”);

情緒閾值降低:涉及執念時,情緒波動劇烈如聽到彆人批評執念對象,會瞬間憤怒;想到“可能做不到”,會陷入崩潰);

現實邊界模糊:甚至將目標記憶中的情感“投射”到自身執念中——例如,回溯到目標“被珍視的記憶”後,會更執著於“自己的執念也必須得到同等珍視”,否則會產生強烈的委屈或憤怒。

3.累積與不可逆轉性

累積效應:使用次數越多,執念強化越明顯——初次回溯後,可能隻是“多想起幾次”;使用10次以上,執念會滲透到日常判斷如“做任何事都先考慮是否符合執念需求”);長期高頻使用如每天1次,持續1個月),可能導致“執念成癮”:使用者會主動尋找“與自身執念相似的目標記憶”進行回溯,通過吸收目標的情感能量“喂養”自己的執念,形成惡性循環。

緩解限製:停止使用能力後,執念強度會緩慢減弱每月降低約10),但無法完全消退——已強化的執念會成為“意識烙印”,即使不再使用,也會比最初的狀態更深。

與原有能力的適配性

意識場景回溯是“意識空間”內的延伸功能:使用者需先進入目標的意識空間,才能觸發回溯,場景回溯時,意識空間會暫時“凍結”目標意識形象靜止,空間環境變為場景背景),回溯結束後自動恢複。

執念副作用是“使用者負荷”的特殊化表現:不同於普通的“情緒低落”,執念加深更具針對性僅針對原有執念),且與目標的情感能量直接關聯,讓能力的“代價”從“泛化的疲憊”轉為“個性化的精神枷鎖”,進一步凸顯能力的複雜性——它既能讓使用者看見他人的脆弱,也會讓使用者在他人的記憶中,逐漸困住自己的執念。

喜歡多元宇宙記錄冊:無儘記錄與收納請大家收藏:()多元宇宙記錄冊:無儘記錄與收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路明非,成為艾爾登之王吧! 第1801號房間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