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醫之界_多元宇宙記錄冊:無儘記錄與收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5章 醫之界(2 / 2)

針對不同的意識損傷,治療方式各異:

記憶修複:若意識體丟失關鍵記憶如忘記自身身份),醫者會從“萬靈共識庫”中調取其過往的“意識印記”所有意識體進入醫之界時,生態核心會自動備份其初始意識數據),通過“記憶錨定波”將印記注入意識體,引導其自主重組記憶而非直接植入,避免意識排斥);

情緒淨化:對於負麵情緒淤積如仇恨、恐懼),醫者不會直接消除情緒視為“意識的一部分”),而是用“共情引導法”——讓共情者進入意識體的“情緒核心”,與其共同經曆引發情緒的事件如戰爭創傷),通過“理解與接納”化解情緒的極端化如讓仇恨轉化為“對和平的渴望”,恐懼轉化為“對生存的珍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我認知修複:針對“我是誰”的認知混亂如意識體同時認為自己是“戰士”和“平民”),醫者會用“意識錨”一種能強化自我認同的能量晶體)植入其意識核心,錨定其最本質的“自我定義”如“我是經曆過戰爭的幸存者”),再逐步整合矛盾的認知碎片,最終形成自洽的自我認知。

4.對“死亡”的逆轉:生命重啟技術

醫之界沒有“不可逆的死亡”,隻有“生命形態的臨時中斷”:

若生物體的軀體完全損毀但意識尚存如被爆炸氣化),載體師會在1小時內為其定製“新軀體”基因序列與原軀體完全一致,或根據意識偏好微調),再由意識修複者將意識導入新軀體,實現“複活”;

若意識體完全消散如被強大外力抹去),生態核心會啟動“意識備份還原”——將共識庫中儲存的意識印記注入“意識培育艙”一種能培育新意識體的生物裝置),7天後即可生成與原意識體完全一致的新個體保留所有記憶與性格,視為“生命的重啟”)。

但這種技術有嚴格限製:必須獲得生命的“預授權”——所有進入醫之界的生命,都會被詢問“是否允許在消散後被還原”,隻有同意者才會被備份。對於拒絕備份的生命如認為“死亡是生命的終點”),醫者會尊重其選擇,僅為其舉行“生命送彆儀式”用能量花瓣編織棺槨,讓其意識自然回歸宇宙)。

四、倫理準則:療愈的邊界與底線

醫之界的“醫者仁心”並非無原則的“聖母心”,而是建立在一套嚴謹的倫理體係上,核心是“尊重生命的自主與本質”。

準則一:不強迫治療,哪怕對方是“惡”

醫之界將“惡意”“貪婪”“仇恨”定義為“意識失衡症”,但治療必須基於對方的主動請求。例如,一個以殺戮為樂的惡意生物闖入醫之界,即使它攻擊醫者,醫者也會先嘗試“非傷害性約束”如用能量網限製其行動,不造成疼痛),再詢問“是否需要治療你的憤怒與暴力傾向”;若對方拒絕,醫者會放行但會在其離開前植入“創傷預警器”——若其傷害其他生命,預警器會向附近的醫者發送信號,以便及時治療受害者)。

準則二:不篡改生命的本質,隻修複損傷

治療的目的是“讓生命回到最佳狀態”,而非塑造“完美生命”。例如,一個天生內向的生物,醫者不會將其“治療”為外向性格視為篡改本質),但會幫助其緩解“社交恐懼”視為意識損傷);一個喜歡冒險的生物,即使頻繁受傷,醫者也會全力治療,但不會阻止其冒險冒險是其生命的核心特質)。

準則三:承認“無法治愈”的存在,接受生命的自然終點

醫之界的醫術並非萬能——對於“絕對虛無”如意識體徹底消散且無備份)、“自願終結”如生命主動選擇不再存續),醫者會坦然接受:

他們會為無法治愈的生命舉行“感恩儀式”感謝其存在為醫之界帶來的認知);

對於選擇終結的生命,載體師會為其定製“消散艙”一種能讓生命在愉悅中自然轉化為能量的裝置),共情者會陪伴其度過最後時光,傾聽其遺願如“希望將能量回歸生態核心”)。

五、文化與日常:療愈融入生命的每一刻

醫之界的文化沒有“藝術”“娛樂”的明確分類,所有創造與活動都服務於“理解生命、促進療愈”。

語言與溝通:

通用語言是“生命語”——一種由“情緒波動”“能量頻率”和“圖像符號”組成的複合語言,能直接傳遞“感受”而非“概念”。例如,“痛苦”一詞對應的不是發音,而是“低頻能量波動+收縮的圖像”,任何生命無論物種)聽到都能瞬間理解其含義。這種語言從根源上避免了“誤解”被視為“溝通損傷”),減少了衝突的可能。

建築與居所:

所有建築都是“活體結構”:

醫者的居所是“共生樹屋”一種會根據居住者的生命狀態調整形態的植物)——若居住者疲憊,樹屋會自動收縮枝葉形成“封閉空間”提供安靜環境);若居住者受傷,樹乾會分泌“修複樹脂”通過空氣傳遞到傷口處);

公共治療場所是“療愈穹頂”直徑100米的半透明生物膜建築),穹頂內壁能顯示實時的“生命數據流”如當前正在接受治療的生命數量、各生態球的能量平衡狀態),供所有醫者參考。

儀式與慶典:

沒有傳統節日,隻有“生命節點慶典”:

“新生禮”:為新誕生的生命包括生物、能量體、意識體)植入“意識接口”,記錄其初始生命數據,共情者會為其吟唱“生命祝福曲”一種能強化生命韌性的聲波);

“修複禮”:當一個長期受創的生命如被仇恨困擾百年的意識體)完成治療時,所有參與治療的醫者會圍坐成圈,釋放“共鳴能量”形成彩色光帶),既是對生命的祝福,也是對“療愈本身”的致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歸禮”:為選擇終結的生命舉行,醫者會將其轉化的能量引導至“生命樹”醫之界的核心植物,能吸收能量並孕育新生命),讓其以另一種形式延續存在。

六、對外互動:無界的療愈邀約

醫之界不封閉,而是主動向所有宇宙開放——通過“意識通道”連接不同世界的能量裂隙),向其他世界的生命發送“療愈邀約”一種溫和的意識信號,內容為“若你正經曆痛苦,我們願提供幫助”)。

對待外來者的態度:

無論對方是善意如尋求治療的難民)還是惡意如試圖破壞的侵略者),醫之界的第一反應都是“治療”:

對善意者:提供免費治療包括軀體、能量、意識層麵),若其願意留下,可成為醫之界的一員;若想離開,會贈送“便攜修複器”一種能自行修複輕微損傷的小型裝置);

對惡意者:先以“非傷害性手段”阻止其破壞如用能量網限製行動、用意識波安撫情緒),再評估其“惡意根源”如是否因痛苦、恐懼而產生攻擊性),若對方拒絕治療,會被“引導”出醫之界而非驅逐,避免造成心理創傷)。

爭議與堅守:

其他世界對醫之界的態度分化:

認同者視其為“天堂”如飽受瘟疫折磨的世界,將其視為救贖);

質疑者認為“永生與無痛苦”違背自然如信奉“生死輪回”的文明,拒絕其治療)。

對此,醫之界的回應始終如一:“療愈不是強加的真理,而是一種選擇。我們提供的不是‘完美’,而是‘讓每個生命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存在’的可能。”

醫之界的終極形態,是“生命與意識的共生實驗室”——這裡沒有疾病、沒有死亡、沒有仇恨,卻並非烏托邦式的空洞完美,而是建立在“尊重、理解、自主”之上的療愈共同體。在這裡,醫術是手段,而“讓每個生命都能如其所是地綻放”,才是最終的目的。

喜歡多元宇宙記錄冊:無儘記錄與收納請大家收藏:()多元宇宙記錄冊:無儘記錄與收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碎玉逢塵 穿獸世後我一胎十崽,獸夫爆量了 九尾之夜,我截胡宇智波泉 海賊:從羅傑團元老開始 全家讀心後炮灰崽崽成團寵 陰陽鏡鑒我靠銅鏡改寫天 渣爹殺妻滅女?重生斷親,全族祭天 讓我做外室?我另嫁你哭什麼 精選民間鬼故事 鬥羅之偷取萬界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