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煆——宇宙熔爐中誕生的“武器之父”
一、核心形象:與火焰共生的鍛造之魂
外貌:鍛造痕跡刻入骨髓
身高約2.3米,身形魁梧如熔融的金屬塊——肩寬近1米,手臂肌肉虯結右手比左手粗壯30,是常年握錘的痕跡),皮膚呈深銅色被宇宙輻射與鍛造火焰雙重“淬煉”的結果),布滿交錯的銀白色紋路並非傷疤,而是他與鍛造能量共鳴時自然浮現的“金屬結晶線”)。短發是灼熱的赤紅色像永遠燃燒的餘燼),額前幾縷發絲被高溫燙成卷曲的螺旋狀;雙眼是暗金色,瞳孔中懸浮著微型的“星核火焰”鍛造時會劇烈跳動,平靜時則緩慢燃燒),眼白處沒有血管,而是流淌著液態金屬般的光澤。最醒目的是他的雙手:掌心布滿蜂窩狀的小坑被飛濺的熔渣燙出的凹痕,已自我修複為金屬質地),指關節處鑲嵌著不規則的黑色晶體從第一把武器的廢料中自然生長出的“共生晶”,能增強他對金屬的感知)。他從不穿衣物,隻在腰間圍一塊用“超新星爆發後的冷卻灰燼”編織的圍裙防火、防輻射,且能自動吸附鍛造時產生的雜質),圍裙邊緣垂落著數十根細鏈,每根鏈尾都掛著一小塊不同材質的金屬碎片他第一百把、第一千把、第一萬把武器的餘料,視為“勳章”)。
居所:流動的宇宙鍛造坊
他沒有固定的“家”,而是以一顆“流浪的矮星”為核心,構建了一座隨他意誌移動的“鍛造坊”——矮星表麵被他鑿出無數個不規則的洞窟,每個洞窟都是一個獨立的鍛造台,洞內的牆壁由冷卻的岩漿與星塵混合而成,天然形成隔熱層。鍛造坊的“能源核心”是矮星中心的“永恒之火”一種不依賴燃料的“法則火焰”,溫度隨萬煆的鍛造需求變化,最低1000c,最高可達“能熔化中子星物質”的1012c)。坊內堆滿了看似“毫無價值”的原材料:牆角堆著幾噸被廢棄的飛船外殼鏽跡斑斑的鈦合金),石架上擺著裝滿宇宙塵埃的玻璃罐每一粒塵埃都來自不同的星係),地麵散落著被隕石撞擊後破碎的行星碎片普通的矽酸鹽岩石),甚至有一個巨大的金屬盆,裡麵泡著幾十塊“被黑洞潮汐力撕裂的金屬殘片”扭曲變形,看似毫無用處)。而他鍛造的成品武器,則隨意地“生長”在鍛造坊的各個角落:有的像藤蔓一樣纏繞在矮星的岩石上,有的懸浮在洞窟頂端被自身能量托舉),有的則半埋在岩漿中像在“冬眠”)——對他而言,武器不是“物品”,而是“需要呼吸的生命”。
二、鍛造之道:用塵埃造星辰,用廢棄寫法則
萬煆的強大,不在於他能駕馭稀有材料,而在於他能從最廉價、最廢棄的物質中,“喚醒”足以顛覆宇宙的力量。他的鍛造術,是對“物質本質”的終極解讀——他相信“萬物皆可鍛”,區彆隻在於能否找到其“核心法則”。
原材料:宇宙棄物的“重生儀式”
他從不用“天生強大”的材料如中子星核心、暗物質晶體),反而癡迷於收集“被宇宙拋棄的存在”:
用“瀕死恒星風中的氦3塵埃”鍛造長劍,劍身會自然吸收星光,揮砍時能釋放“恒星坍縮級”的引力波輕輕一揮就能讓一顆行星的軌道偏移);
用“被文明廢棄的量子計算機殘骸”一堆報廢的矽芯片)鍛造盾牌,盾牌表麵能自動生成“概率護盾”——任何攻擊擊中它的概率都會被強製降至0哪怕是黑洞的吞噬,也會“剛好”從它旁邊掠過);
用“失戀者滴落的眼淚結晶”在零下270c的真空環境中凝固成的冰晶體)鍛造匕首,匕首沒有實體刃口,卻能“切開情緒”刺入目標後,會讓其所有負麵情緒轉化為能量釋放,隻留下平靜);
最極端的一次,他用“某顆行星被隕石撞擊後飛濺的第一塊泥土”普通的含鐵黏土)鍛造了一把戰斧,這把斧能“召喚撞擊記憶”——揮舞時會在目標周圍重現當年的隕石撞擊場景能量、衝擊力、破壞範圍完全複刻),卻不會傷害使用者。
他收集材料的方式很簡單:在宇宙中流浪時,看到任何“被丟棄、被遺忘、被損壞”的東西,都會用指尖的共生晶輕輕一點晶體會釋放“共鳴波”,判斷該物質是否有“鍛造潛力”),若有,則將其收入隨身攜帶的“異次元袋”用第一把武器的能量編織而成,內部空間無限,且能保持物質的“原始狀態”)。
鍛造過程:與物質對話的“法則共舞”
他從不用傳統的熔爐、鐵錘或模具,鍛造對他而言是“與物質的意識交流”:
1.共鳴階段:將原材料放在鍛造台上,雙手覆蓋其上,掌心的共生晶發出淡藍色光芒——這是他在“傾聽”物質的“記憶”:一塊飛船外殼會告訴他“我曾在超光速旅行中承受過多少壓力”,一粒宇宙塵埃會講述“我從哪個恒星誕生,又被哪個黑洞的引力撕扯過”。他會用暗金色的瞳孔凝視材料,輕聲說“我知道你的痛,也知道你的渴望”這是他唯一會說的“多餘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塑形階段:當他與物質達成“共識”物質願意“重生”為武器),他的身體會浮現銀白色的金屬紋路,與原材料表麵的紋路產生共振——原材料會自動開始變形:飛船外殼的鏽跡脫落,化為流動的液態金屬;宇宙塵埃會聚集、壓縮,形成致密的核心;眼淚結晶則會在低溫中舒展,變成鋒利的刃狀。這個過程中,他的雙手隻是輕輕引導像撫摸親人的臉頰),從不用力按壓或敲打。
3.淬火階段:他會從矮星中心引來一縷“永恒之火”,但火焰不會灼傷物質,而是像“能量繃帶”一樣包裹住它——火焰的溫度精準匹配物質的“承受極限”:鍛造岩石時用1000c剛好讓其內部晶體重組),鍛造金屬時用100萬c讓原子重新排列),鍛造意識相關的材料如眼淚結晶)時則用“負溫度”從絕對零度向上加熱,避免破壞情緒粒子)。淬火結束的瞬間,武器會發出一聲“初生的鳴叫”金屬嗡鳴、能量脈衝或意識波動,因材質而異),這代表它“活了”。
4.命名儀式:每把武器誕生後,他會凝視它3天3夜不吃不喝,意識完全沉浸在與武器的連接中),然後用指尖的共生晶在武器表麵刻下名字——名字從不華麗,而是源自材料的“記憶”:用飛船殘骸造的盾叫“歸途”因飛船曾載著船員尋找家園),用泥土造的斧叫“撞”直接取自隕石撞擊的瞬間),用眼淚結晶造的匕首叫“晴”因它能驅散負麵情緒,帶來晴朗)。刻完名字後,他會輕輕親吻武器的“核心處”如劍格、盾心),低聲說“以後,我護著你”。
武器的“靈性”:與萬煆共生的家人
他鍛造的武器不是“工具”,而是擁有自我意識、能與他共情的“家人”:
它們會主動保護萬煆:當有外來威脅靠近鍛造坊時,懸掛在洞窟頂端的“歸途”會自動落下,擋在他身前;插在岩漿中的“撞”會釋放衝擊波,將威脅震退——無需他指令,全憑“家人的本能”。
它們有自己的“性格”:“晴”溫柔,每次被使用後都會用能量輕輕撫平使用者的傷口;“撞”暴躁,若萬煆不用它戰鬥,會故意在鍛造坊裡製造小震動像撒嬌的孩子);最老的一把劍“星屑”用第一粒收集的宇宙塵埃鍛造)則沉穩,會在萬煆疲憊時,用劍身在他掌心輕輕摩挲傳遞能量幫他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