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佑雙目微闔,指尖驟然翻飛,掐出一個玄奧古拙的指訣,指影翻動間,竟隱隱牽動四周靈氣的細微漣漪。
旋即,他唇齒開合,一串串繁複晦澀的法訣自喉間幽幽吐出,字字珠璣,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韻律。
頃刻間,那原本渾融一體、縹緲無形的天地靈氣,在法訣的映照下驟然顯化,化作億萬縷細如發絲、亮若晨曦的璀璨靈線。
霞光萬點,明滅生輝,每一縷都清晰可辨,這些靈線宛如星河倒懸,又似百川歸海、萬星朝鬥,縱橫穿梭、交織錯落,最終百轉千回,儘皆指向密林深處。
王瑾佑掌心虛按,散去法訣真力,隻餘兩點凝練如實質的青芒在雙眸深處閃爍不息,目光如電,循著那漫天璀璨靈線交彙的方向踏步前行。
“想不到這勘脈術原是這般用法。”
王瑾佑口中低喃,眉宇間掠過一絲追憶與自省,少時心高氣傲,眼中唯有攻勢剛猛的掌心雷,銅鼎所授諸多妙法,唯此術最為用心。
餘者如這勘脈術,皆被他視作雞肋,棄之如敝履,如今機緣巧合下施展,方知錯失多少先賢遺澤。
他還記得這勘脈術原名《大羅衍脈訣》,品階不詳,但同為銅鼎所授,想必至少也是玄階往上。
思緒翻湧間,他已沿靈脈涓流所引,前行半個時辰有餘,周邊地勢漸隆,眼前林木愈發蒼古,虯根如蛟龍破土,與垂簾般的藤蔓糾纏交織。
萬千靈線最終彙聚之地,一道嵌在巨大蒼虯石壁根部的隱秘裂隙,悄然顯露於盤踞的巨根與厚密苔蘚之下。
那入口高不過二尺,寬僅容人側身而行,如同被一道厚重的碧玉簾幕嚴絲合縫地遮掩,乍一望去,恐怕難以發覺端倪。
王瑾佑腳步一頓,銳利目光穿透藤蔓縫隙,落在那狹窄幽深的洞口,暗暗感歎道:
“此地靈氣氤氳若實質,遠超外界,內中必有奇異。”
他撩開潮濕的藤蔓,屏息斂氣,小心翼翼地側身探入。
這洞口雖狹,走上十數步後,內裡卻豁然開朗。
甫一進入,一股遠比外界精純的清涼靈氣便撲麵而來,瞬間滌儘了洞外的燥熱與塵囂,令人精神一振。
這濃鬱靈氣,顯然得益於其下方深藏的地脈滋養。
石室不大,僅丈許方圓,石壁粗糙,生滿了沉積不知多少年月的幽暗苔蘚,散發著微腥的潮濕氣味。
“看來,有前輩修士也發現了這處地脈節點,才將洞府開鑿於此。”
王瑾佑暗暗思忖,此地雖非靈脈所藏,但這彙聚衝刷的節點,其靈氣之精純濃鬱,正是修士夢寐以求的洞天福地。
這石室正好建在地脈的關鍵節點之上,宛如坐擁一眼靈氣泉源,地麵殘留的那座已殘缺黯淡的聚靈法陣,顯然也是為了更高效地利用此地靈氣。
王瑾佑環顧四周,查看著擺放整齊卻蒙著厚厚塵灰的物件。
幾件質地尋常的冰涼玉瓶,揭開後丹藥早已化為齏粉,靈氣儘失。
一個造型古樸的銅質燈盞,卻也隻是凡物。
角落裡更有幾塊風化的獸骨與數卷字跡模糊、僅能認出是粗淺引氣法門的殘破皮卷,價值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