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太極殿上的驚雷_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5章 太極殿上的驚雷(1 / 2)

卯時未至,天光未明。

一層薄薄的秋霧,如同一匹輕柔卻冰涼的白紗,籠罩著沉睡中的長安城。

巨大的朱雀大街,此刻空曠而寂靜,兩側的坊牆在朦朧的霧氣中,勾勒出沉默的輪廓。

儘頭處,皇城高聳的朱雀門,黑沉沉的影子,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嚴。

冰涼的露水,凝結在百官候朝處的華表石柱上,順著繁複的雕刻紋路,緩緩滑落,最終滴落在青石板上發出一聲微不可聞的輕響。

一輛又一輛裝飾著不同等級徽記的馬車,碾過帶著濕氣的街道,無聲地停在遠處。

車簾掀開,一位位身著各色官服的朝臣,懷抱著象牙笏板,在仆從的攙扶下,踏著晨霧,彙聚到門前。

與往日的寒暄問候,或是對時政的低聲議論不同,今日的氣氛,顯得有些不同尋常的凝重。

官員們三三兩兩地聚著,交談的聲音被刻意壓低,仿佛怕驚擾了這黎明前最後的寧靜。

一些嗅覺敏銳,消息靈通的老臣,眼神交錯間,都帶著幾分探尋與審視。

他們像是已經預感到,今日平靜的朝會之下,正有一股足以掀翻江海的暗流,在瘋狂彙聚。

“戴公,早。”

戶部尚書唐儉,朝著剛剛下車的戴胄拱了拱手。

戴胄,這位以剛正不阿著稱的尚書仆射,此刻的麵容一如既往的嚴肅。

他微微頷首回禮,目光掠過周圍那些神色各異的同僚,眉頭不經意地皺了一下。

“唐公早。”

他身邊,自然而然地圍攏過來幾位被外界視為“太子黨”核心的官員。

如兵部侍郎崔仁師,工部侍郎張行成等。

他們是太子李承乾新政最堅定的執行者和擁護者,也是太子在長安城內,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聽聞涼州又傳來捷報,”崔仁師壓低聲音,帶著幾分興奮說道,“殿下改良的‘新式’馬具已全軍換裝,斥候營的出擊範圍,比之前擴大了近百裡!看來,西征之期,不遠矣!”

張行成也點頭附和:“不止如此,殿下親自督造的幾座水泥窯,產出喜人。”

“如今長安城內的幾處主要乾道,翻修工程已近尾聲,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殿下雖遠在涼州,其功績,卻日日可見於長安。”

他們談論著太子的功績,言語間充滿了自豪。

對於即將到來的風暴,他們渾然不覺,依舊沉浸在新政帶來的巨大成就感之中。

這種純粹的、專注於“做事”的氛圍,讓他們與周圍那些眼神閃爍、心思詭異的官僚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戴胄聽著同僚們的議論,心中的那一絲不安卻並未消散。

他的目光,下意識地投向了趙國公長孫無忌平日裡候朝的位置。

那裡,還是空的。

就在此時,一陣輕微的騷動,從人群外圍傳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望了過去。

一輛形製尊貴的四馬王公車,緩緩停下。

車門打開,趙國公長孫無忌,在兩名家將的攙扶下,緩緩走下馬車。

整個候朝區,瞬間安靜了下來。

今日的長孫無忌,身著一襲嶄新的紫袍,頭戴進賢冠,腰束金玉帶,整個人顯得精神矍鑠,與前幾日稱病告假的萎靡模樣,判若兩人。

他麵沉如水,那雙總是帶著幾分和煦笑意的眼睛,此刻卻如同鷹隼般銳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沒有與任何人交談,甚至沒有回應幾個主動上前問安的門生故吏。

隻是沉默地,一步一步,走到了百官班列的最前方,靜靜地佇立著,如同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抽乾了。

一股無形的、令人窒息的壓力,瞬間籠罩了在場的所有人。

戴胄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他看到長孫無忌那副肅殺的模樣,看到他身後那些門生故吏臉上掩飾不住的興奮與期待,再聯想到近幾日,國子監那幾位老學究們之間不正常的走動……一個可怕的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

不好!

他終於明白,那股縈繞心頭的不安,究竟來自何處。

這沉默,不是寧靜。

這是暴風雨來臨前,最壓抑的死寂!

“咚——!咚——!咚——!”

厚重而悠長的宮鐘聲,終於打破了這片沉寂。

朱雀門那巨大的門扉,在一陣令人牙酸的“嘎吱”聲中,緩緩開啟,露出了通往權力之巔的,那條幽深而漫長的宮道。

百官們整理衣冠,神色各異地,魚貫而入。

長孫無忌,走在最前。

戴胄跟在後麵,手心,已經不自覺地滲出了冷汗。

他知道,一場無可避免的惡戰,即將開始。

太極殿。

宏偉的殿堂之內,數百名大唐的精英,分列兩側,鴉雀無聲。

雕梁畫棟之上,金龍盤繞,栩栩如生,仿佛在無聲地俯瞰著這人間權力的中樞。

九龍禦座之上,大唐的最高統治者,唐太宗李世民,身著龍袍,頭戴冕旒,神態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的群臣。珠簾之後,他的目光深邃如海,無人能窺探其萬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早朝,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啟奏陛下,戶部奏報,秋糧入庫已逾七成,各地府庫充盈,可保今冬明春,天下無虞。”

“啟奏陛下,工部奏報,渭水永安橋修繕已畢,恢複通車。”

“長安城內幾處排水暗渠,亦按太子殿下所繪圖紙,疏浚完畢。”

“啟奏陛下,鴻臚寺奏報,新羅使臣已在館驛安頓,等候陛下召見……”

一件件政務,被有條不紊地呈報,處理。

一切都顯得波瀾不驚,與過去上千個日夜的任何一次早朝,都沒有區彆。

李世民靜靜地聽著,偶爾頷首,或是提出一兩個問題,聲音沉穩,不帶絲毫情緒。

然而,他那藏於冕旒之後的目光,卻若有若無地,在長孫無忌的身上,停留了數次。

他知道,今日的朝會,不會如此平靜地結束。

長孫無忌,這位與他一同從血火中走出的妻兄,這位帝國的元老,今日那不同尋常的氣場,他一進入大殿,便已儘收眼底。

他在等。

等長孫無忌,亮出他的劍。

終於,在所有例行政務奏報完畢,中書令岑文本即將宣布退朝之際。

那個時刻,到來了。

“臣,長孫無忌,有本要奏!”

一個沉穩,卻帶著無與倫比穿透力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太極殿。

所有人的動作,都在這一刻停滯了。

無數道目光,“唰”的一下,全部聚焦到了那個緩緩從百官班列最前方,走出來的身影上。

長孫無忌手持象牙笏板,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

他先是恭敬地對著龍椅上的李世民,行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大禮。

然後,他直起身,朗聲開口。

他的第一句話,卻是歌功頌德。

“陛下,臣觀我大唐,自陛下登基以來,內修文德,外服四夷。”

“北滅突厥,西平高昌,國泰民安,四海升平!”

“此誠乃三代以降,未有之盛世也!陛下之文治武功,光耀千古,臣等與有榮焉!”

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光明正大。

殿內不少臣子,都隨之露出了與有榮焉的神色。

長孫無忌話鋒一轉,語氣中,充滿了痛心疾首的憂慮。

“然,陛下!臣近日,於這盛世之下,卻看到了莫大之隱憂!”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鐘,狠狠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臣見,近來長安城內,‘格物之學’大行其道,此學,究其根本,乃追逐外物之末流,奇技淫巧之小道!受其影響,社會之上,商賈地位日高,工匠之流備受追捧。”

“以致人心浮躁,人人逐利忘義,我大唐淳樸敦厚之民風,正遭受前所未有之侵蝕!”

他環視四周,目光如電,繼續道:“更為可慮者,乃在士林!國子監、弘文館,本為聖賢教化之地,如今不少讀書人,竟舍棄《詩》《書》《禮》《易》之大道,轉而埋首於那格物算數之中!”

“談論的不再是仁義道德,家國天下,而是杠杆、齒輪,是那所謂的‘物質構成’!長此以往,聖賢之道,將為之斷絕!我儒家道統,將有動搖之危啊,陛下!”


最新小说: 修仙充值一千億,天才都是我小弟 在火影教書,係統說我是綱手學生 鬥羅:楊家老祖,提破魂槍出山 我們法師是這樣的 奸臣重生後將死對頭拿下了 三角洲:我雞哥,開局監禁麥曉雯 SSS級神醫下山 重生提前一年囤貨,逃荒吃香喝辣 隋唐:從護隋到萬界稱帝 獨臂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