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能讓士兵吃飽穿暖,不必為那些盤外招而枉死的軍隊!
為了這樣一支軍隊,為了這樣一位統帥,便是讓他去死,他也心甘情願!
行軍第五日,大軍抵達了黑水河畔。
這條由祁連山雪水融化,彙聚而成的河流,是通往西域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
此刻正值秋汛,河水暴漲,渾濁的河水卷著泥沙發出“轟隆隆”的咆哮,聲勢駭人。
“殿下,河水湍急,水深難測。”
“我軍的舟船,皆是臨時征集而來,難以抵禦如此水流。”
“若要強行渡河,恐……傷亡慘重啊!”
帥帳之內薛萬徹看著地圖麵露憂色地說道。
按照傳統的做法,麵對這種情況無非兩種選擇。
要麼派遣斥候,沿著河岸向上遊,尋找水流平緩的渡口,但這往往需要,耗費數日甚至十數日的時間,極大地延誤了戰機。
要麼便是冒險搭建浮橋,但這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無異於一場賭博。
然而李承乾在聽完斥候,關於水文的詳細報告之後,臉上卻沒有絲毫的擔憂。
他隻是對著身旁的馬周點了點頭。
馬周會意立刻下達了一道讓薛萬徹等一眾老將,都感到匪夷所思的命令。
“傳令!工兵營,一分為三!第一營沿河岸勘探地質!第二營於上遊伐木備料!第三營即刻搭建‘預製構件’!”
一個時辰之後,黑水河畔便上演了一幕,足以載入世界軍事工程史的奇觀。
數千名,隸屬於工兵營的士兵,在格物院匠師的指導下,分工明確有條不紊。
他們沒有去嘗試搭建那脆弱的浮橋。
而是在河岸兩側,那些經過勘探地質最為堅實的地點,用巨大的獨輪車,運來了一根根早已在後方便製作好的標準規格的巨大木樁!
他們利用杠杆原理,和新式的滑輪組,將這些木樁狠狠地砸入了河床的淤泥之中!
一座座早已在岸上便拚接完成的,標準化的橋麵“模塊”,被一種新發明的名為“龍門吊”的簡易起重裝置吊起,精準地鋪設在了,那些穩如磐石的橋樁之上!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充滿了一種獨有的簡潔而高效的美感!
薛萬徹等一眾老將,站在岸邊徹底看呆了。
他們打了一輩子的仗,從未想過一座足以承載數萬大軍,安然渡河的堅固橋梁,竟然可以用這種如同“搭積木”一般的方式,被建造出來!
李承乾沒有待在帥帳裡。
親自走到了那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不時地向匠師詢問著進度,甚至親自拿起一把測量工具,去校準著某個關鍵構件的角度。
他用自己的行動向所有人展示著他這位統帥,對於“格物”的絕對信賴與親身實踐。
僅僅耗費了不到一日的時間!
一座寬達三丈,足以讓四輪馬車安然通行的堅固木橋,橫跨在了那咆哮的河之上!
當大軍邁著整齊的步伐,踏上這座,還散發著桐油味道的堅固橋梁,安然地渡過天險之時。
所有士兵在回望那座,由他們親手,在一日之內,便創造出的奇跡之時,他們的心中那股名為“信仰”的力量,變得前所未有的堅固!
然而就在大軍成功渡河,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西域地界之時。
一名負責最遠端偵查的斥候,如同一支離弦的黑箭從遙遠的天際線狂奔而來!
他的戰馬已經口吐白沫。
他的臉上寫滿了焦急與……憤怒!
他翻身下馬,單膝跪地,聲音因為急促的呼吸而顯得有些斷斷續續。
“啟稟殿下!”
“前方……前方高昌國,緊閉關門!並……並傳言說我大唐,勞師遠征,乃是,自取滅亡之舉!”
“他們拒絕向我大軍出售……任何糧草!”
這個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了剛剛還沉浸在征服天險喜悅中的,指揮中樞!
帥帳之內氣氛,瞬間變得一片冰冷。
喜歡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請大家收藏:()大唐:我李承乾,絕不被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