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清軍如餓狼般殺入北直隸,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整個北直隸大地哀鴻遍野。消息傳至京城,崇禎皇帝坐立不安,每日都召集朝臣商議對策。
朝堂之上,群臣分成主戰與主和兩派,針鋒相對,每天爭論得麵紅耳赤。
這日朝會上以禦史傅朝佑、給事中吳麟征為代表的主戰派,言辭慷慨激昂。傅朝佑撩起袍角,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清軍此番入寇,燒殺奸淫,無惡不作,我大明百姓深陷水火,哀號遍野。我堂堂天朝,豈容蠻夷如此猖獗?若不即刻出兵,何以彰顯天威,何以告慰天下百姓?此時應趁清軍立足未穩,分散劫掠之際,集中優勢兵力,主動出擊。一戰而勝,既可解百姓倒懸之苦,又能重振我朝軍威,使四方蠻夷不敢再小覷我大明!”
吳麟征緊接著出列,神情激動,大聲說道:“陛下,戰機稍縱即逝。清軍雖勢大,但並非無懈可擊。我朝若能以雷霆之勢,速戰速決,定能挫其銳氣。若一味退縮,隻會讓清軍愈發囂張,我大明威嚴掃地,民心何安?望陛下早做決斷,出兵抗敵!”
然而,以兵部尚書楊嗣昌為首的主和派卻憂心忡忡,堅決反對。楊嗣昌眉頭緊鎖,躬身奏道:“陛下,各位大人所言雖有報國之心,但實非萬全之策。前日京營各部在城外與清軍小股部隊交鋒,竟一觸即潰,此景猶曆曆在目。我軍軍力與清軍相比,差距明顯,實難在野外與之抗衡。如今清軍勢如猛虎,銳不可當。我朝內憂外患,既有流寇之亂,又麵臨清軍壓境。若貿然在野外與清軍浪戰,一旦失利,精銳儘失,恐再無回天之力。當務之急,應將主力收縮於各大重要城市,憑借堅城固守,等待各地勤王大軍齊聚。屆時,我軍兵力雄厚,再與清軍決戰,方有勝算。否則,倉促出戰,實乃凶險萬分,還望陛下三思啊!”
兩派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朝堂上吵得沸反盈天。
就在此時,一名太監匆匆入殿,跪地高聲奏道:“陛下,宣大總督盧象升親率天雄軍,日夜兼程趕來勤王,現已抵達京城外!”
崇禎皇帝原本緊鎖的眉頭頓時展開,麵露喜色,大手一揮,高聲下令:“退朝!宣盧象升至文華殿,朕要單獨召見!”
不多時,盧象升風塵仆仆地踏入文華殿,一路小跑至禦前,“撲通”一聲跪地叩拜:“陛下,微臣救駕來遲,罪該萬死!”崇禎皇帝趕忙起身,快走幾步親手將盧象升扶起,眼中滿是期許與欣慰,親切喚道:“建鬥盧象升表字建鬥),你能不顧艱險,火速來援,實乃我大明之幸。如今局勢危急,朕正愁無計,朝中大臣們意見不一,有人主張立即出兵,解民倒懸;楊閣老等人則主張持重,等待時機。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盧象升挺直身軀,神情肅穆,說道:“陛下,微臣一路趕來,見清軍肆虐,百姓苦不堪言,痛心疾首。當下清軍四處為患,看似強大,實則分散。雖然前日京營失利,但我軍不可因此氣餒。清軍四處劫掠,其心驕狂,防備必然有所鬆懈。我軍若能精心謀劃,出其不意,集中兵力打擊其一部,必能打亂其部署,振奮我軍士氣。微臣所率天雄軍,皆為忠勇之士,曆經戰陣,願為陛下效死力。加之高起潛公公手中有關寧鐵騎兩萬,山西總兵王樸亦率五千兵馬趕來勤王。若能統籌調配,協同作戰,趁清軍分散劫掠之時,尋其薄弱之處,聚而殲之,必能扭轉戰局。此乃天賜良機,機不可失啊,陛下!此時若退縮不前,隻會讓清軍愈發猖獗,百姓受苦更深,我軍心也儘喪已。唯有主動出擊,方能彰顯天威,保我百姓,振我軍威!”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希望,大聲道:“建鬥,朕信你!朕即刻封你為督師輔臣,總督天下援兵軍務,統帥各路勤王軍隊,賜你尚方寶劍,擁有臨機專斷之權,一切便宜行事,無需事事奏報。務要尋機殲滅入寇滿清一部,以振軍心。望你早日凱旋,朕必重重有賞!”
待盧象升退下後,楊嗣昌卻又再次求見,他一臉凝重,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奏道:“陛下,盧督臣的忠心與勇氣,滿朝皆知。然而,如今我朝可戰之兵,不過是宣大的一萬餘人、關寧鐵騎兩萬,加上山西總兵王樸的五千餘人,攏共也就三萬五千之數。這已然是我朝目前僅有的精銳。”
他微微一頓,眉頭緊皺,繼續說道:“然清軍勢猛,且作戰凶悍,若我軍貿然在野外與其冒然浪戰,一旦失利,這最後的精銳折損,恐怕再難有力量抵禦清軍。屆時,京師危矣,大明江山亦危如累卵。還望陛下深思熟慮,數萬精銳不可輕擲險地,以免追悔莫及。”
崇禎皇帝聽後,原本堅定的神情又變得猶豫起來。他在殿中來回踱步,雙手背後,時而抬頭望向殿外,時而低頭沉思,心中糾結萬分。
當晚,楊嗣昌書房中,楊嗣昌與監軍太監高起潛秘密會麵。楊嗣昌一臉陰沉地對高起潛說道:“高公公,如今盧象升力主出戰,皇上似有意動,這恐怕會壞了朝廷大事。城外數萬精銳乃國之根本,若有閃失國朝危矣!你手握兩萬關寧鐵騎,切不可讓他胡來。”
高起潛會意地點點頭,說道:“楊閣老放心,咱家明白,那盧象升不過是一介書生,咱家有的是想辦法牽製住他。隻是……”高起潛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楊嗣昌見狀,忙道:“高公公有什麼困難儘管提,我一定儘力。”
高起潛乾咳一聲,緩緩說道:“關外如今局勢複雜,時常麵臨清軍的威脅,需設立一個團練總兵,以加強防禦。”
楊嗣昌心中一動,問道:“高公公久在軍中,可有合適人選推薦?”
高起潛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說道:“吳三桂,吳襄的兒子吳三桂,此人驍勇善戰,陛下也曾親口稱讚他勇冠三軍,軍中聲望也一直很高,很適合這個位置。”
楊嗣昌心中暗罵高起潛不要臉,這分明是在提攜自己的義子,但嘴上卻說道:“沒問題,等清軍退後,隻要他能報上點功勞過來,我在陛下那裡吹吹風,這團練總兵的位置定是他的。”
“那咱家就先謝過楊閣老了,哈哈哈哈。”
“盧建鬥那邊就有勞高公公啦。”
“都是為陛下分憂,分分彼此。”
“哈哈哈哈”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