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守庸立刻拍手稱讚,臉上堆滿了笑容:“督台大人此詩,借初春之景,抒離彆之情,又對眾人寄予厚望,實在妙極!大人之才華,令我等欽佩不已。”
錢守庸接著說道,臉上帶著一絲期待:“既然督台大人詩興正濃,我也來湊個趣。”隨即,他清了清嗓子,吟道:
“春郊送彆意彷徨,煙柳含情繞古牆。
共赴時艱期俊業,他年聚首話炎涼。”
吟完,他微微抬起頭,眯眼等待著眾人的評價。
眾人紛紛稱讚錢守庸詩作巧妙,將離彆之情與對未來的期望融合得恰到好處。錢守庸聽後,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盧象升興致被徹底勾起,他環顧四周,略一沉吟,緩緩吟道:
“晨曦初照古城東,彆意悠悠映碧空。
異日功成歸梓裡,再同把盞話年豐。”
吟完,他望向遠方,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憧憬。
洪承疇率先鼓掌,讚道:“盧巡撫此詩,情景交融,既有離彆的愁緒,又有對未來功成的憧憬,好詩,好詩啊!”眾人紛紛稱好,一片讚譽之聲。
趙德潤思索片刻後,恭敬地向前一步,吟道:
“春晨相送古街邊,嫩蕊初萌意萬千。
願爾征途無坎坷,平安返棹再團圓。”
吟完,他臉上帶著一絲謙遜的笑容。
錢守庸笑著說道:“趙縣令這首詩,清新自然,質樸的言語中滿是真摯的祝福,亦是難得佳作啊!”眾人又是一陣誇讚。
洪承疇轉頭看向李明,臉上帶著鼓勵的笑容,說道:“李將軍,看你平日談吐不凡,想來也頗具才情,不如你也來賦詩一首,為這離彆更添光彩。”
李明連忙拱手推辭,臉上帶著謙遜的笑容:“諸位大人皆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末將才疏學淺,隻是兒時讀過幾年私塾,豈敢在諸位麵前獻醜。”
洪承疇擺擺手,笑著勸道:“哎,將軍不必過謙,且一試,想必定有佳作。”
李明思索片刻,腦海中浮現出陳毅元帥的《贈同誌》,稍作修改後,朗聲道:“我這首詩名為《贈同誌》。”接著吟誦起來:
“恨彆恰如江水長,今朝分袂赴疆場。
他年若得乾坤定,重聚一堂話滄桑。”
吟完,他微微低下頭,等待著眾人的反應。
眾人聽後,先是一愣,隨即洪承疇眼前一亮,撫掌大笑:“好詩,好詩啊!李將軍,尤其是這‘同誌’二字,道出了你我誌同道合之心,實在妙絕!你果然是文武全才呀!不光能打仗、會練兵,這寫詩更是一絕!”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賞。
錢守庸馬上附和,笑著說道:“督台大人所言極是,李將軍這首詩意境高遠,情真意切,儘顯非凡才情,日後‘文武全才’之名,李將軍當之無愧啊!”
盧象升也點頭不迭,稱讚道:“李將軍深藏不露,此詩既有離彆愁緒,又含壯誌豪情,實乃佳作,‘文武全才’之稱名副其實!”
趙德潤更是滿臉堆笑,奉承道:“李將軍之才,令下官欽佩至極,這‘文武全才’的名號,李將軍擔得起啊!”
李明趕忙謙遜地說道,臉上微微泛紅:“諸位大人過譽了,末將不過是一時有感而發,胡亂謅了幾句,實在是獻醜了。與諸位大人文采飛揚的佳作相比,末將這詩著實難登大雅之堂。”
此後,李明“文武全才”的名號便漸漸傳了開來。
一番寒暄過後,洪承疇等人與盧象升、趙德潤拱手道彆。洪承疇看著眾人,眼神中充滿了不舍,說道:“諸位保重,後會有期。”眾人紛紛回應:“大人保重。”隨後,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出發,踏上了回程之路。
喜歡穿越明末成餓殍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成餓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