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濟、貨幣,這件能講的實在是太多了。
陳平接下來又詳細講解了各種概念、原理,還得儘量用他們這個時代的人能聽懂的方式來講解。
朱棣聽的是似懂非懂,隻是明白陳平是在講解非常重要也非常厲害的東西。
其實朱棣聽不太明白,真不是他笨,主要是他現在的腦子還沒拐過彎,還處在“武人”這一身份上。
實際上,等到他以後有了自己的封地開始治理一方處理事務的時候,再想起陳平的教導,立馬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至於朱雄英,身為朱標長子,雖然還是四歲,但是早早開智,耳濡目染之下,對這些知識很是敏感。
哪怕陳平講解的內容很多,他也能將其記在心裡,以後慢慢琢磨。
而在隔壁偷聽的朱元璋和朱標越聽越是心驚,從來沒有想到,在他們眼中理所當然的事情,居然還有這麼多的講究。
單單是一個金銀在市場上的投放數量,都有這麼多的學問!
“陳先生當真是學究天人,一言一語使我振聾發聵,受用無窮!”
“這政治之道,果真如同先生所說一般,是左右國家生死,富國強民的至高學問!”
朱標雙眼閃著亮光,滿是對陳平的崇拜和敬佩之色。
他也和朱雄英一樣,想要當上一個好皇帝。
和朱雄英不同,朱標更多的還是倍感壓力。
或許在彆人眼中,這大明江山遲早是朱標自己的。
可朱標時常在想,自己真的能當一個好皇帝嗎?真的能平衡文武百官的權力?真的能造福百姓嗎?
這份不自信,主要來源於朱元璋這位洪武大帝。
父親和一眾兄弟建立大明王朝,朱標不免在想自己能否做的和父親一樣好。
更何況成年後,朱標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參與政事,可更多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最主要的是,他的政見和自己父皇常常相左。
朱元璋狠辣無情,朱標則是性格溫和,不喜動刀兵。
長此以往,也難怪朱標心裡麵會有迷茫和不自信。
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心理上的迷茫、焦慮,很有可能危害到身體健康,乃至於思慮成疾也不可能。
好在現在不一樣了,朱標遇到了陳平,從對方口中得知眾多治國的良方,朱標頓時覺得眼前的道路頓時清晰起來。
隻要有陳先生在,大明何愁沒有前路?
“咳咳,這陳平的話確實是有幾分道理,金銀不能胡亂拉到大明,如何處置,也得細細考慮,不過這種事情,他以為咱就想不到嗎?”
朱元璋咳嗽兩聲,卻是不甘示弱。
他也不是開玩笑,畢竟金銀湧入的時候,會產生什麼影響,到時候自然瞞不過朱元璋這個下令監管的皇帝。
就算現在沒想出來,之後也能弄明白是怎麼回事。
“父皇深謀遠慮,兒臣自然明白這點問題難不倒父皇。”
朱標見狀笑著附和道。
“好了,剛剛給你們講完了國內金銀與貨幣的流通,但其實還有一套用於海外的金銀貨幣運轉之法,乃是為了專門和其他國家貿易往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