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大類就是混合物,由兩種或者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各成分保持原有性質,沒有固定比例,比如說空氣、海水。”
“先生,為什麼空氣和海水是混合物?”
朱雄英腦子有些發暈,不解的舉手問道。
沒等陳平開口,朱棣就插話道:
“空氣和海水是混合物,自然是因為它們含有多種物質,空氣應該也是由多種氣體構成,隻不過這些氣體大多無色無味,我們人眼難以觀察到。”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有時候空氣很乾燥,有時候空氣又很濕潤,這應該是因為空氣中水分子密度大小,也就是水汽決定的,既然空氣包含了水,那就肯定不是純淨物了。”
“海水就更簡單了,海水進行蒸餾,至少能夠得到水和鹽兩種物質,自然也符合混合物的定義。”
朱棣說完後,又見陳平正含笑盯著自己嚇了一跳,連忙擺手說道:
“學生不是故意打擾先生講課,還請先生諒解。”
“不,你講解得很好。”
陳平搖搖頭,沒有計較細枝末節,而是對朱棣的學習能力表示了肯定。
一旁的朱雄英還在皺眉,心裡麵琢磨著朱棣對空氣、海水的解釋。
陳平將二人的反應看在眼裡,心中暗暗做了判斷。
看來朱雄英偏向文科,朱棣偏向理科。
朱雄英學習政治經濟這些管理體係在行,而朱棣則是偏向技術原理和應用。
想到這裡,陳平倒是暗暗點頭。
這樣也好。
雙向發展兩不誤,誰也不耽擱誰。
其實陳平有時候還是會有擔憂的,朱棣再怎麼說在他所在的時空是永樂大帝。
將來朱標早逝,朱雄英繼位,萬一朱棣開竅了怎麼辦?
現在朱棣的表現,算是讓陳平放心了不少。
讓朱棣的野心和才乾轉移到理工科上,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倒不是說讓朱棣給朱雄英讓路,而是對於大明來說,政治經濟、理工科技兩手抓才是硬道理。
政治經濟提供良好的資源和環境,科學技術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土壤。
而且若是朱棣這位皇室成為,未來皇帝的叔叔主導大明的科技,朱雄英也能放心地給他足夠多的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
算起來,等同於大明一下子擁有兩名在世明主,簡直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想到這裡,陳平看待朱棣的目光變了許多。
以前的嫌棄沒有了,轉而是發現一塊璞玉的驚喜。
“現在你們大體明白物質的構成,現在該給你們講講化學反應,也就是物質的性質變化規律了。”
陳平如此說道。
喜歡大明國師,教朱棣治國,朱元璋來聽牆根請大家收藏:()大明國師,教朱棣治國,朱元璋來聽牆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