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曹騰自己手中的權力完全不夠用,充其量也不過是官宦人家。
曹騰便想了個辦法,跟劉備的想法不謀而合,攀附一個曹姓名人,拔高自家的地位。
而這個曹姓名人便是曹參。
曹參,泗水郡沛縣人。
記住這個沛縣,後麵會有神奇的變化。
曹參大家都十分熟悉,西漢開國功臣,政治家、軍事家,一早就跟隨劉邦出來打天下。
也算是劉邦從老家沛縣帶出來的原班人馬,鐵打的親信。
但這些都不是最出名的。
關於曹參最出名的應該是四個字:“蕭規曹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意思呢?
蕭當然指的是蕭何,而這個曹便指的是曹參。
蕭何月下追韓信,成也蕭何敗蕭何,那是一等一的相國,也是西漢第一任相國。
當初西漢從廢墟中恢複,大部分靠得都是蕭何製定的政策。
蕭何去世之後,便是由時任齊國相國的曹參接任相國之位。
曹參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便是不改蕭何的政策,也就是現在我們最流行的一句話,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乾。
他作為第二任相國,你蕭何規定啥,他曹參就跟著乾啥,完全是拿來主義。
這便是所謂的蕭何之規,曹參來隨。
可是彆誤會,千萬彆認為曹參如此做事乃計窮智短也。
恰恰相反,曹參的水平有目共睹。
當年劉邦建國之後便分封自己的兒子,庶長子劉肥劉邦與曹夫人的兒子)封為齊王,其封地齊國可是最大的分封國,包含了劉邦的老家沛縣。
可見劉邦對劉肥還是很重視的。
又派了誰輔佐劉肥治理齊國呢?
那便是曹參了。
曹參當初擔任劉肥的相國之時,將齊國治理的井井有條。
而他采用的治理模式,乃黃老之道也。
所謂的黃老之道,那便是漢代時期一種十分流行的治國理政理念,也算是一種思想流派。
這個黃老之道最能凸顯出曹參的能力,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無法左右時局,隻能投身其中。
黃老之道,黃指的是皇帝,老便是老子。
此道重在無為而治,修生養息,在西漢初期取得了十分了得的成效,助力西漢從秦漢紛爭中迅速的恢複過來。
這裡的無為而治,當然不是啥都不管,至少要強調有政府的存在。很多人研究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之時,都會認為是什麼都不需要乾涉,用現在的說法叫做一切交給市場。
但黃老之道有所不同,不是放棄管理,而是儘可能減少乾預。
至於如何把握這個尺度,曹參知道,另一個知道的人便是蕭何。
可見曹參的能力可與蕭何匹敵。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說明一條,曹參很厲害,很出名。
所以曹操的祖父曹騰想要搭上曹參這條線也就可以理解了。
有了曹參的加持,曹家的勢力自然蒸蒸日上。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