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皇甫嵩行軍至鄴地,順手舉報了中常侍趙忠住宅超過了規定,想要讓漢靈帝沒收。漢靈帝並沒有同意,這份奏疏都不一定到漢靈帝手裡。
兩件事下來,直接得罪了漢靈帝的爹媽。
於是,趙忠和張讓聯起手來合作,加上皇甫嵩麵對西涼大軍也沒有任何進展,便借口連戰無功,耗費錢糧,讓漢靈帝將其召回。
七月,皇甫嵩在他們的誹謗下被貶官削爵。
一代戰神皇甫嵩居然敗在了自己人手裡,此消息也傳到了曹操耳朵裡。
曹操正好推進兩把火,如火如荼地改革,濟南國也煥發生機。
這一場皇宮罷免有功之臣的鬨劇讓曹操出了不少冷汗,他知道自己也得罪了宦官,隨時都有可能被再次貶職。
曹操自幼便熟讀經書,深受儒家的“忠君”的思想,年少還未曾步入官場的他,也一度認為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雖然有不少貪汙腐化,但是自己堅持自己的操守,就一定能夠還天下,還自己治所一個朗朗乾坤,世界就是如此簡單。但當他真正步入官場後,他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身不由己的事。
果不其然,朝廷二話不說,僅僅隔了數日,便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
隻是從官職上來說,東郡太守和濟南相一樣都是兩千石的封疆大吏,主政一方。
但曹操寧可告病還鄉也不去上任,為什麼呢?
因為曹操心冷了。
對於這個混亂的朝廷,這個動亂的天下,曹操早已經預料到大漢的統治正在逐步走向消亡,等待他的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便是站出來,為朝廷拂去揚塵,為百姓灑下平安,另一條便是放棄心中的執念,與黃巾軍一樣,自立門戶。
深受時代烙印的曹操,心中裝的一直是一個“忠”字。
哪怕黃巾起義已經讓大漢到了苟延殘喘的危險境地,漢靈帝縱情聲色,身體每況愈下,宦官奸佞把持朝政,貪腐橫行,他曹操也要行得正坐得端,堅守漢室。
當時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漢靈帝而立合肥侯。
王芬等人就找到了曹操,希望能加入他們。
曹操卻說:“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祥的事了。古時有衡量輕重、計算成敗而後施行的人,伊尹、霍光便是如此。這兩個人都懷著至忠的誠心,以宰相的地位,憑借執政大權,加上同眾人的願望一致,故此能實現計劃,成就大事。如今,各位隻看到他們當初的輕而易舉,而沒有看到現在的困難。用這種非常的手段,想一定達到目的,難道不覺得危險嗎?”
他當場就拒絕了。
許攸十分不解,對於這個曾經的好友,心有也泛起了嘀咕。
依照他對曹操的了解,向來都是憤世不恭,敢於對權貴說不,能快刀斬亂麻。
如今形勢已經明了,問題就出在漢靈帝身上,隻要能換掉漢靈帝,就有可能扭轉漢室的頹廢。
而他曹操卻不願乾。
後來,王芬欲趁漢靈帝北巡時,以防黑山賊為由發兵起事。
可等真的麵對漢靈帝之時,王芬卻害怕了,瑟瑟發抖不願入朝,轉而自殺。
許攸這個時候才明白,曹操或許早已經看出了王芬此人無法成大事。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