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人便是董卓。
董卓曾經是袁隗的府吏,是袁隗一手提拔起來的,二人有主從之義。借為了脅迫太後同意誅殺宦官的名義招董卓進京,董卓毫無疑問會成為袁隗的人,那麼誅殺宦官後,袁隗的勢力便可順勢超過何進,何進很快也會成為袁家的傀儡,朝廷自然會落入袁隗手中。
所以他讓站在幕前的袁紹趁熱打鐵,再次拱火,說服何進引進外官。
袁隗一而再再而三的讓何進消滅宦官集團,是看準了何進的一個弱點。
何進雖然攀附宦官得勢,但一直在不斷接近士人群體,還拜過楊賜為師。他征辟了大量名士到自己府裡,如荀爽、鄭玄、鄭泰、劉表、孔融、何顒、陳琳、華歆、蒯越等,而這些人都想對宦官下手,如果何進直接表示反對,那攀附宦官出身的他自然會被劃到宦官一黨。
所以袁隗賭何進一定會同意他的計劃。
袁紹也給了何進一個正當的理由。
一是就算外軍來了,以何進現在在雒陽城中的權力和大軍,足以壓製外軍,絲毫不用擔心,另一種便是對付宦官集團是關鍵,而且他可以不用露麵。
果然,何進聽進去了,向何太後建議全部撤換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他們的職務。
何太後和其母親舞陽君都不曾同意,但已經阻擋不了袁隗的腳步,也無法阻擋曆史的進程。
為了讓何進速速同意,袁家動員了自己所有的關係,讓各地的猛將和英雄豪傑都領軍向雒陽城而來,以此來威脅何太後。
這一計劃很成功,沒過多久,何進便召董卓入京城。
董卓也正式走上了霸王之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期間曾經有兩個人看穿過其中的本質,一個便是主人公曹操,先前說了那句話。
另一個人乃主簿廣陵陳琳,他勸說道:“民間有一句諺語叫閉起眼睛捉麻雀,像那樣的小事上,切不可用欺詐手段達到目的。何況國家大事怎麼可以用欺詐辦成?如今將軍身及皇家威望,手握兵權。龍行虎步,為所欲為。這樣對付宦官好比是用爐火去燒毛發。隻要寧發動,用雷霆萬鈞之勢,當機立斷發號施令,那麼上應天意下合民心很容易達到目的。如今反而放棄手中的權力,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軍聚集時,強大者就將稱雄。這樣做就是所謂倒拿武器而把手柄交給彆人一樣,必定不會成功,隻會帶來大亂罷了。”
鄭泰也勸諫說:“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予兵權,他將為所欲為,必然會威脅到朝廷的安全。將軍作為皇帝國戚掌握國家大權,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獨斷獨行,懲治那些罪人,實在不應該依靠董卓作為外援。”
尚書盧植也認為不應當召董卓。
何進都聽不進去。
於是,鄭泰辭職而去,告訴荀攸說,何進是個不容易輔佐的人。
大將軍何進見沒有人再反對,便西召前將軍董卓駐關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發動他所在郡的強弩手,召東郡太守橋瑁駐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數千人作亂河內,自稱“黑山伯”,燒孟津,焚平陰、河津幕府人舍,火光照得城裡通紅,都說要誅殺宦官。
但是不管外圍如何攪亂,何太後始終不同意。
何苗也勸阻何進。
可惜,在袁紹的不斷鼓動下,何進已經聽不見其他人的聲音。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