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種邵不僅閉口不言,甚至當場大怒,用皇帝的名義斥責眾人。
天子的威嚴對於尋常將士而言,十分有用。
董卓派來威脅種邵的那些士兵都流露出害怕之色,漸漸散開。
種邵也得意脫身,淡定地走到董卓麵前,當麵責問董卓:“將軍世受漢俸,在西涼深受世人擁戴,當為朝廷排憂解難。如今將軍違抗天子詔令,無故領兵在此地撒野,你這是想要帶領著西涼兄弟跳入火海,毀了他們的前程嗎?”
董卓理屈詞窮,隻好撤軍回到夕陽亭。
種邵憑借一身膽識,暫時解除了雒陽城西麵的危機。
視線回到雒陽城皇宮之中。
形勢的發展逐漸有些偏離袁隗的計劃,本想著充分利用宦官集團與何進的矛盾,將何進在宮內的勢力消耗殆儘,順勢鏟除黨人集團最大的敵對勢力宦官集團,再通過董卓等外臣拖住何進的大軍,如此一來,整個朝廷就落入袁家了。
可惜,召董卓進京的計劃因為何進猶豫而暫且得到擱置,何進與宦官集團之間的衝突,也因為有多方的求饒又有緩和,袁隗難免有些著急。
他深夜喚來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吩咐了下一步計劃。
次日,袁紹假裝聽到風聲,來找何進商議對策。
見何進依舊猶豫不決,他便威脅說:“如今將軍與宦官集團的矛盾已經顯露在水麵,世人都知道將軍在為朝廷清理汙濁,此時當當機立斷,事情拖得太久就會發生變故。將軍還在等什麼呢?難不成想要讓竇武的悲劇重演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被袁紹當麵點明,何進醒悟過來。
其實他也知道此時已經沒有退路了,城外大軍已經包圍,城內的矛盾也已經無法調和。
於是,他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假節,有不經請示就逮捕或處死罪犯的權利,可以直接對宦官動手。又任命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將雒陽城中所有事情的審判權掌控在自己手裡。
有了這兩個位置,不管宦官如何奔走,再也掀不起名義上的風浪。
袁紹得到何進的授命,便命手下的方略武吏去偵察宦官動靜,同時又讓雒陽城外的董卓聲稱進軍到平樂觀,雒陽城近在咫尺。
種種舉動很快就傳到了宮中何太後耳朵裡,何太後終於意識到何進動真格了。
她急忙把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都罷免回家,隻留下一些何進所親信的人手。
被罷免的中常侍小黃門紛紛覺得大難臨頭,都跑去何進那裡請罪。
其實這時候是何進處死這些宦官的最好時機。
但是,關鍵時刻,何進優柔寡斷的毛病又犯了。他覺得此時處死他們名不正言不順,便放這些宦官回去。
袁紹見目地沒有達成,很不甘心,就寫信通知周俊詐稱是何進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親屬入獄,想要借此推波助瀾,讓何進狠下心來。
事情果然奏效。
張讓等宦官見走投無路,又死皮賴臉請求何太後,甚至說出了最後一次侍奉太後的話。
何太後一時動情,下詔讓宦官全部重新入宮服侍,說白了就是重新掌權。
這何進豈能忍?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