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袁術一直想要擺脫南麵南陽太守張谘和東麵豫州刺史孔伷的壓製,不停地盤算著計劃,四處尋找著機會。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天上真的掉下餡餅,機會就這麼來了。
一個月前,孔伷無故病亡,豫州刺史之位空了出來。
孫堅的出現又正好擊破了南陽太守張谘,劉表入主荊州之時想要平衡勢力還表奏了他袁術為南陽太守。
天時、地利、人和一下子全具備了。
袁術當機立斷,先將孫堅穩定在自己帳下,升任為破虜將軍,同時表奏孫堅領豫州刺史。
如此一來,袁術的兩大束縛都剔除了。
孫堅此人本就歸屬於袁術,所以就算孫堅領了豫州刺史,也依舊聽令身為南陽太守的袁術本人。
這就是袁術打得如意算盤。
南麵一路也順理成章的落入了袁術之手。
首戰取勝的董卓忽然明白了根本不需要議和,關東聯軍絕非一塊鐵板,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強悍。
這時,李儒建議董卓:“東麵一路大軍如同西涼叛軍,互相提防,隻要太師不理會,定起內訌,不攻自破。”
董卓眯著眼思索了片刻,從之。
不出李儒所料,僅僅過了個把月,關東聯軍因內訌解散。
於是,同年十一月,膽子發育了的董卓在賈詡的建議下,親自率軍渡過孟津,直麵河內聯軍。
麵對董卓來襲,袁紹問計於眾人。
剛剛投到袁紹處的曹操本想著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給各路諸侯一些可靠的建議,可誰知王匡壓根沒有將曹操的話放在眼裡,怒懟:“你不行,不代表我不行!董卓躲在雒陽城裡不出來我們夠不到,如今主動送上門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誓要擊殺董賊。”
袁紹見王匡鬥誌昂揚,順水推舟,同意了王匡的建議。
曹操無奈地搖了搖頭,至今,整個討董聯軍隻有他知道西涼鐵騎的厲害,以當前王匡的實力,根本不會是董卓的對手。
此次出擊,無異於以卵擊石。而王匡對於曹操的無禮,也讓曹操在袁紹麵前十分難堪。
曹操應該不是天蠍座,算不上是一個記仇之人,但隻要是人,行事往往會有自己的偏向。
經曆此事後,對於王匡,曹操已經沒有好意。
另外有一件很關鍵的事曹操當前還不知道,一年後會成為曹操的手中劍。
也是因為這件事,王匡、袁紹和董卓三人之間的關係剛剛發生了無法逆轉的變化,王匡對於董卓的憤怒也更加深。
時間回到五個月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六月,董卓派出韓融為首的使者團,試圖勸袁紹、袁術罷兵,袁紹一路帶隊者是執金吾胡母班。袁紹不同意,便想要讓王匡將胡母班下獄並斬殺,王匡奉命行事。
從麵上看,這件事並沒有什麼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