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不解。
果不其然,初平二年正月,袁紹在天子的聖旨刺激下,找到了冀州牧韓馥,二人密謀想要廢掉漢獻帝,推舉其他的漢室宗親上台。
光他們兩個人並不能做成這件事,袁紹第一個反應就想到了曹操。
因為當初董卓想要廢帝之時,曹操曾指出過其中的問題,對這類事也算是比較了解的。
當袁紹找到曹操,說出目的之時,曹操雖然已經有所預料,但心中還是一驚。
怎麼這種事都喜歡來找他,王芬如此,董卓如此,袁紹也如此。
難不成他頭上頂著一頂喜歡廢帝的帽子嗎?
看著一臉不信的曹操,袁紹坦然自若地笑道:“董卓拿天子來惡心諸侯,根本上已經違背了天子的本意,整個朝廷已經被董卓架空,倒不如廢了獻帝,另立天子,於天下於各路諸侯都有利!”
曹操算是聽明白了,這是想要讓董卓手上的天子成為累贅,而由他袁紹來掌控天子,掌控朝廷。
這與董卓何異?
說白了都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又叫奉天子以令不臣。
三國時期最早提出這個政治口號的人,是袁紹陣營的沮授和曹操陣營的毛玠。
但實際應用上來說,董卓才是第一位。
隻不過董卓並沒有這個把戲玩好,直接廢了少帝,擁立獻帝,激怒了各路諸侯。
你董卓連廢帝都能乾得出來,還有什麼乾不出來?我隻是一個小小的諸侯,起兵造反清君側,這不算什麼大事吧?
相比之下,後期的曹操就玩得溜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我們後麵再聊。
袁紹把換天子的想法告訴曹操,隻是想要拉曹操下水,以便用曹操來抵擋東麵董卓的反撲。
曹操當然不會同意他的意見,連南麵的袁術也反對。
不過袁術的反對不是從漢朝廷角度考慮,而是從他自身角度。袁紹若是另立新帝成功,他袁術就得聽袁紹調遣,本就看不慣袁紹這個庶出,加上袁術本身就對帝王之位有想法,怎麼可能允許袁紹騎在他頭上拉屎呢?
儘管兩個人都反對,袁紹壓根不理會。
他拿出一個玉印,向曹操炫耀,而又不言明,暗示眾人一切已經準備妥當,可以立劉虞為帝。
袁紹總以為隻要他不說,彆人就不會質疑他手中的玉印並不是真的傳國玉璽。
而曹操隻是笑著,心中對袁紹的厭惡已經到了頂點。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袁紹與韓馥派張岐等找到了漢室宗親,幽州牧劉虞,給他上尊號,邀請劉虞討論事宜。
劉虞怒叱張岐:“現今天下大亂,國君失去政權。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國恥。各位據有州郡,應一起合力,儘心為報王室,反而在造反謀反,是互取恥辱呀!”
於是,堅辭不受。
韓馥等又想請劉虞領尚書事,但劉虞仍拒絕,更斬殺使者,袁紹等隻好罷休。
經曆這一遭,曹操也迫切感受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正在慢慢向他靠近。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