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的建議應該是當時最為中肯的。
就算曹操領軍前來,恐怕戲誌才和荀彧也會一起建議曹操,先堅守幾日,等黃巾軍氣勢低落之日再出擊。
畢竟黃巾軍人數眾多,以現有的兵力硬拚,極容易死傷過重。
但是劉岱卻十分自信,不但沒有聽從鮑信,還親自領著大軍衝鋒。
隻是從劉岱的角度出發,他這個舉動也沒有錯。
畢竟他是堂堂刺史,掌控著整個兗州,連小小的黃巾軍都對付不了的話,將來如何在天下立足。
然而劉岱太高估他自己了,也太低估黃巾軍了。
原本數量上就不是一個量級,加上劉岱對於打仗這件事並不擅長,兩軍一交手,劉岱就敗了。
敗得一塌糊塗,劉岱也在這一戰中戰亡。
消息傳到曹操處,眾人一臉震驚。
好歹是個刺史,一方封疆大吏,往大了說可是一個軍區司令,居然剛與黃巾軍交手便陣亡。
“莫非這次黃巾軍實力強悍?”
曹仁不得不懷疑先前他對黃巾軍的認識。
荀彧卻搖了搖頭。
“黃巾軍還是那個黃巾軍,隻不過劉岱沒有重視罷了。既然刺史劉岱已經陣亡,該是主公出手的時候了。”
曹操點了點頭,原本的設想就是借著劉岱出兵,不管勝與敗,都有理由出兵。
可事實比曹操眾人想得還要樂觀。
僅僅過了幾天,一名男子來到曹操的府邸,這人個頭不高,留著小胡子,一臉國子,腰間那把佩劍暗示著此人至少也是門閥之一。
他進門第一件事就說:“曹公,當當機立斷,速速取兗州!”
曹操聞聲尋去,審視著門口這個奇怪的男子。
“你是何人?為何口出狂言?”
他不知道的是,眼前的這個人會成為他曹操未來道路上的白月光。
也正是因為這個白月光,在曹操出征徐州之時,來了一個大大的背刺。
不錯,來者不是彆人,正是陳宮也。
陳宮,字公台,東郡東武陽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典型的士族階級開局。
接下來可能要顛覆諸位對陳宮的看法。
陳宮的出現並不是真的希望曹操做大做強,而是出於當地門閥士族的安全考慮。
黃巾軍在兗州作亂,受損最嚴重的並不是老百姓,而是門閥士族。
老百姓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不了跟隨著黃巾軍一起,或許還能有一口飯吃。
但是門閥士族就不一樣了,本就是依靠底層的百姓生活,現在底層沒有了,還有一群亂賊四處掃蕩他們的家產,嚴重的可能會一夜回到解放前,自然最著急。
這個關鍵時刻,兗州刺史居然還噶了,再沒有人出麵來主持大局,兗州真的要亂了。
所以陳宮就出現了。
他是帶著使命來的。
如今兗州之地,兩個太守一個刺史先後戰敗,其他太守也是力不從心,唯獨剛剛落入東郡的曹操能有這個膽識、魄力和能力,可以扛起大旗。
因此,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