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州牧,那是呼風喚雨,趾高氣昂。
而曹操的兗州牧,卻是漏洞百出,束手束腳。
麵對陳宮的說服和鮑信的鄭重邀請,曹操欣然接受。
曹操當時的想法就是,區區黃巾軍,當初爺二十出頭,剛入職場之時就曾率五千大軍救援皇甫嵩,與皇甫嵩一道大破四萬黃巾軍。
如今他手中有萬人大軍,青州黃巾軍再厲害也不過是黃巾軍,又有何懼?
三十七歲的曹操,經曆過一時間的順風順水,心裡不免產生變化,那股傲慢而又輕視的姿態又漸漸占領心頭。
曾經麵對徐榮大軍的悲慘經曆已經無法給曹操更多的刺痛。
見曹操坦然接受,鮑信當即建議,宜早不宜遲,請曹操領軍南下,先擊退正在肆無忌憚吞噬兗州地界的黃巾軍,而後再整治兗州。
曹操當即應允。
眾人也歡喜離去。
經曆過這一遭,陳宮證明了他的實力,也順利的進入曹操帳下,成為了曹操為數不多的謀臣之一。
得喜的陳宮再次建議曹操,出兵當果斷,黃巾軍本就是烏合之眾,如今占據多個地方已經分散了他們的兵力,加上接連勝利早已讓黃巾軍驕縱,此刻閃電出擊定然可以一舉擊破。
曹操看著一臉真誠的陳宮,似乎有一種錯覺,仿佛是遇到了能與戲誌才相媲美的軍事大才,他說的話似乎句句都有道理。
正當曹操準備采納陳宮的建議之際,一旁的戲誌才看了一眼荀彧,實在無法再容忍,便站出來輕聲對曹操說道:“主公威延四海,海納百川,區區百萬黃巾軍自然不在話下。隻是如今東郡初定,兗州又是四麵楚歌,主公既然接任了兗州牧之位,當先入主治所,穩定軍心,再圖平亂。”
戲誌才的話給內心火熱的曹操潑了一盆冷水,一下子剿滅了曹操火熱的心。
換成是其他人,或許此刻的曹操便會內心憤怒,就算是麵不改色也會嗤之以鼻。
但這話出自戲誌才之口,他曹操不得不重視。
仔細想來,曹操明白了一件事。
戲誌才麵上勸說他不要衝動,告知他下一步需要做什麼,但實際並沒有給出實質性的理由,這不像是戲誌才的作風,說服不了人。
唯一的解釋,便是戲誌才的話還沒有說完,或者當著某人的麵不方便說。
曹操當即請陳宮先回去,並向他暗示自己定然會領軍出擊。
而後又留下戲誌才和荀彧,詢問詳細情況。
正如曹操所料,戲誌才當著陳宮的麵不方便說,此刻隻剩主臣三人便可暢所欲言。
“主公,公台之言確實有理,不過此刻出擊黃巾軍並不是最合適的機會。主公請仔細想想,我軍平定東郡,收編的可是原先想要與黃巾軍聯手的黑山軍。這麼短的時間裡壓根沒有辦法讓這些長期處於散亂編製的亂軍一下子步入到正規軍的行列,極有可能麵對黃巾軍的時候出現內亂,所以不可操之過急。
這是其一。
其二,黃巾軍此刻氣勢正盛,主公手中不過萬餘人,想要硬鋼百萬人的大軍,難度可想而知,若被黃巾軍包圍,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當從長計議。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公台希望主公速速出兵,那是因為兗州的門閥士族希望主公早早出兵,平定叛亂,以便減少他們的損失,可主公的損失就大了。
這是臣建議主公三思而後行。”
話說到個程度,曹操也就明白了,難怪需要回避陳宮。
他捋著小胡子,在房間裡來回走了無數次,最後開口問道:“那以你的意思,我們是要先去昌邑?”
戲誌才點了點頭。
曹操又看向荀彧。
荀彧也是一般回複。
自己帳下的兩大謀士意見都出奇的一致,就算曹操自己滿懷欣喜,對於剿滅黃巾軍蠢蠢欲動,那也不得不停下腳步好好想想。
夜晚,曹操坐在院子裡望著星空發呆。
明明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此刻大軍氣勢正盛,為何小小的黃巾軍還要回避?
他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