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信的死讓曹操幡然醒悟,眼前的這些黃巾軍與曾經胡亂起義,隻是為了混一口飯吃的散兵遊勇不一樣。
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大軍,能在九州縱橫,又能將劉岱等人擊潰的厲害選手。
曹操有些懊悔,愣愣地看著混亂的戰場。
直到程昱從背後出現,在危難之際給曹操獻上自己的計謀,他才緩過神來。
誘敵深入,借助軟土地形困住黃巾軍,而後反擊。
曹操看了一眼身邊的戲誌才,仿佛看到了希望。
“好,就按你說的做!”
曹操采納了程昱的建議。
大軍紛紛朝著程昱所指方向突圍,約莫過了一個時辰,便來到了軟土地區。
此地果然如程昱所說,軟如棉花,踩上去有一種十分明顯的踩屎感。
曹操命大軍速速通過。
此時天已黑,黃巾軍紛紛打起火把,將大地照亮,也照亮了想要撤離的曹操大軍。
他們緊追不舍。
眾人焦急得等待著下雨,眼中除了期待,還有一絲的恐懼。
看著漫山遍野的黃巾軍,若是雨不來,他們就得用鮮血軟化這泥土。
又過了半個時辰,黃巾軍的殺喊聲已到跟前,天空終於下起了大雨。
曹操鬆了一口氣,抓準時機,命人在軟土的西麵建立一道防線,阻止黃巾軍前進。
領軍追來的龔都見短時間無法突破,竟然命黃巾軍集中兵力,全力打擊。
這一舉動恰好中了程昱的計策。
隻見黃巾軍不斷地向軟土靠攏,隨著雨水被軟土吸收,軟土再也支撐不住黃巾軍的體重,紛紛陷落。
等龔都反應過來之時,身後的黃巾軍已經都半條腿陷在了泥土裡,無法動彈。
龔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刻命人撤離。
可此時哪裡還來得及,曹操抓住機會,發起進攻。
就算黃巾軍人數再多,深陷泥潭之中根本不是曹操大軍的對手。
經過晝夜的激戰,曹操終於將青州黃巾軍趕出了壽張,取得了與黃巾軍野外作戰第一戰的勝利,也徹底扭轉了青州百萬黃巾軍在兗州無人能敵的形勢。
次日,曹操下令將士打掃戰場,懸賞尋找鮑信的遺體,可惜始終沒有找到。
無奈,眾人便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曹操灑淚祭之,誓要蕩平黃巾軍。
與兗州的激烈相比,長安城中的爭權奪勢一點都不遜色。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大敗於孫堅,不得不放棄雒陽城,前往長安繼續把持朝政。
眾多大臣也不得不跟著董卓遷往長安城。
本以為在雒陽受挫的董卓,到了長安總會有些收斂,畢竟東麵那些諸侯依舊對其恨之入骨,隨時會領軍殺來。
誰能料到,董卓非但沒有收斂,反而威福更盛。
他用天子車服,並命尚書以下眾官員,有子嗣的都要到他的相府稟報。
麵上說是更好的保護眾人,讓百官能安心在長安城中報效朝廷,可誰都知道,這是怕百官不服,拿後代要挾百官罷了。
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此外,董卓還任命其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從子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皆典兵事,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董卓本就殘暴好殺,百官稍有言語差失,就會被立即處死,甚至還會以叛逆之名,株連九族。
這樣的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強烈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