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不,朝廷中一片安靜。
董卓很開心,又做出了一件驚天動地之事。
他直接盯著高祖定下的規矩,大封其宗族,董氏繈褓中嬰兒皆得封,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還給自己留好了退路,在長安西麵築郿塢,高、厚各七丈,其中積穀可用三十年。
這一切,徹底讓朝廷,讓天子蕩然無存。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正好是曹操領兗州牧之時,司徒王允實在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就好號召大家鏟除董卓。
王允這個人啊出身世家大族,本質上是一個忠義、正直的人,而且頗有心機。
看看他前半生所作所為就知道。
王允為官清正,不畏強權,曾斬殺橫行霸道的宦官小黃門趙津,也阻止過太守王球賣官,在任豫州刺史期間親自率軍擊敗豫州一帶黃巾軍,稱得上能文能武之人,贏得了正直官吏和百姓的讚賞,也為自己贏得了好名聲。
董卓掌控朝政後,王允被任命為司徒兼任尚書令。
這個任命很有意思,尚書令是東漢朝廷直接的掌權人,重要的政令均由尚書令經手轉發,但是實屬於位低權重這個我們之前聊過)。
因此董卓給了王允最高的官職,用司徒的身份兼任尚書令。
一來也是董卓對王允的信任,二來也是董卓借王允的名氣和耿直的性格向其他官員展示,隻需要順從他,就可以安心當大官。
可以說,此刻的朝廷,除了董卓之外,王允的權力最大。
所以朝廷百官對王允是畢恭畢敬。
漸漸的,王允對於權力也展現出了過多的渴求,也想不被其他人背後議論,便萌生了鏟除董卓的想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機會很快就來了。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天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連續下了兩個多月的雨。
正值春種,雨水一多,莊稼無法成活,百姓就看不到希望。
王允就和士孫瑞、楊瓚等人借著登台祭祀的機會,緊急商議謀殺董卓的行動方案。
三人一致決定儘早行動,以絕後患。
可是,董卓爪牙密布,戒備森嚴,而且他本人力大無比,凶殘毒辣,如果不采取萬全之策,一旦失手,恐怕後果難以設想。
王允就想了個辦法,內奸計,裡應外合。
這個內奸的人選,王允也已經看好了,就是董卓的心腹呂布。
呂布先前我們聊到過,殺了丁原之後歸順董卓,又在雒陽城敗於孫堅之手,後退到崤道堅守。
如今認了董卓為義父,跟隨在董卓身邊。
這裡的義父與真正的拜義父不同,呂布沒有改姓,更像是結拜。
呂布和王允都是並州人,王允作為董卓麵前的紅人,之前也與呂布有不少交道,很是厚待接納呂布。
所以,一些呂布與董卓之間的小矛盾他都知道,例如董卓曾因少許失意,直接用手戟扔向呂布,再有呂布與董卓的侍婢私通,擔心事情被董卓知曉,心不自安。
於是,王允就利用呂布對他的信任和對董卓的擔憂,借機透露出誅殺董卓的計劃,並委托呂布作內應。
起初,呂布還礙於與董卓的關係,想要婉言拒絕。
卻被王允一眼看穿,你都主動找到府裡來了,還裝什麼純潔。
他說:“你姓呂,與他本來就沒有骨肉親情,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還來不及,還說什麼父子!董卓向你投擲手戟的時候,他對你還有父子之情嗎?”
一句話就把呂布說服了。
呂布決定助王允誅殺董卓。
內奸確定了,還有另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需要處理,否則就算計謀成功,他們也無法在這長安城裡立足。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