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軍的投降給曹操紮紮實實補充了一次兵源。
雖然名義上百萬,實際能戰者不過半數,但不管能不能戰,都是人口。
對於荀彧來說,隻要是能活動的人口,他就有安排。
荀彧把黃巾軍家屬以軍屯人口的方式,安頓在東郡、東平國、濟陰郡等地,就地轉為農耕,擴大糧食生產力。
其他能戰士交給戲誌才和程昱二人,分揀出精銳將士,其餘的安排到各地駐守。
最精煉部分上呈給曹操。
曹操猛一看,還以為看錯眼了,居然有三十萬。
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龐大數量的大軍,當初朝廷出兵三路對付鋪天蓋地而來的黃巾張角等人,各路也隻是數萬人。
這三十萬人已經是曾經朝廷出擊人數的數倍之多,對於曹操這樣一個初創公司而言,簡直就是一筆巨大的資源。
隻是這個數量的大軍對於兗州是巨大的壓力。
依照東漢末年的軍民比例,高的十之有一,低的三十有一。
兗州昌盛之時人口過千萬,養百萬大軍不是問題。
可經曆了十餘年的戰亂和饑荒,人口已經銳減,像兗州這樣的富饒之地,也損失過半。
加上糧食減產嚴重,曹操想要純養三十萬人的一支大軍難度不小,而且人員收編也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他就命曹仁等自家兄弟從三十萬大軍中挑出了最為精銳者,組成了一支軍隊。
這便是後來的強者之軍,青州兵。
其餘部分,就地轉為守備軍。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各路諸侯和朝廷的耳朵中。
李、郭二人匆忙找來賈詡合計。
不合計還好,一合計,賈詡這個老狐狸也拗不過他二人。
因為他們知道,整個長安城就賈詡主意多,主意正。
賈詡無奈,便出了一個小主意,很常規又很有效的主意。
賈詡知道曹操這個兗州牧並沒有經過朝廷的認可,隻是當初陳宮、鮑信等人為了安定兗州,給曹操私下封的。
說白了,就是同其他諸侯一樣的套路,誰強誰說了算,誰就能自封官職。
所以,賈詡便建議李、郭重新任命兗州刺史。
既然你曹操已經平定兗州了,那就正好朝廷來順勢接收,看你如何處置。
你可是前腳剛剛派了王必來朝廷表示忠心,現在麵對朝廷派來接手兗州的官員,是不是應該表示忠誠?
若是接受,那曹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兗州就相當於拱手讓人了。
若是不接受,那就意味著你曹操是假忠誠,與其他諸侯沒有什麼兩樣。
真是好一個計謀。
李郭二人當即拍手叫好,讓賈詡推薦兗州刺史的人員。
麵對這樣的要求,賈詡卻眼珠子一轉,支支吾吾說了半天沒有說明白。
仔細分析一下就明白了此刻賈詡為何猶豫了。
兗州對於曹操來說那是誌在必得的,定然不可能會拱手讓給朝廷。
此刻朝廷貿然任命一個自己人前去接收,聰明人轉個彎就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事。
畢竟此刻朝廷中沒有人比曹操拳頭硬。
換言之,朝廷派過去的人就是去送死的。
賈詡若是指名道姓讓誰去,不就是在害那個人麼。
這種結怨之事,像賈詡這樣明哲保身之人絕對不會乾。
不管李、郭二人如何質問賈詡,賈詡就是不說。
李、郭二人也沒有辦法,隻好將眼光放在其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