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和袁術兩大袁氏家族,在當時算得上是兩大諸侯巨頭。
曹操憑借收編的三十萬黃巾軍,也可勉強擠入巨頭行列。
當然,相比袁紹和袁術的擁兵百萬,戰將千員,還是差上許多。
所以,初平三年的兗州依舊是四麵楚歌。
反倒是揚州出奇的平靜,很多諸侯便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揚州上。
其中便有一位絲毫不顯山露水的神秘之人,也時刻盯著揚州這塊肥肉。
此人便是孫堅孫文台。
曹操與孫堅的交集不多,前期主要還是在討董聯軍之時,近期還是在豫州與兗州邊緣摩擦上。
名義上兗州現在屬於曹操,實際上邊緣的幾個郡,如山陽郡、陳留郡等都是各為其主。
曹操也不希望與孫堅這位勇猛諸侯有過多過早的接觸。
說到孫堅,必須要提一下代表天子象征的傳國玉璽。
就算孫堅再低調再保密,他手上擁有傳國玉璽的事情也不脛而走。
無奈,孫堅隻好把傳國玉璽藏在了他的夫人吳氏手中。
可袁術怎麼可能放過孫堅呢,孫堅好歹是他袁術的手下。手下人發現了寶物居然不上交,那與背叛有何不同?更何況是傳國玉璽,代表著帝皇身份。
因此在袁術眼裡,孫堅已經有不臣之心。
當然這個話他沒法直接跟孫堅說,傳國玉璽之事並沒有公開,孫堅完全可以一口咬定沒有的事,都是傳言,袁術又沒有任何證據。
到時候兩個人乾起來,損失最大的還是袁術自己。
所以袁術內心十分難受,想得到又得不到,隻能乾瞪眼。
突然有一天,楊長史來找袁術彙報重要的事。
剛進門就看到袁術在大堂裡來回走動,口中喃喃自語,楊長史隱隱約約聽到了傳國玉璽四個字。
結合近期發生的事,他立刻就明白了他這位主公袁術的心思和處境,既舍不得衝鋒陷陣的孫堅,又對傳國玉璽有著執著的信念。
於是,他上前寬慰道:“主公,天下大勢,在於手握重兵,帳下猛將謀士,而不會因一塊石頭而改變。臣勸主公還是把注意力放在揚州,隻要將揚州全部拿下,再取荊、交二地,天下九州主公便占三分,何人能與您抗衡?”
袁術雖然很信任他的這位長史,但心中的執念豈能如此輕易放下。
他回了一句:“隻是這傳國玉璽並非尋常之物,豈能任由它去?”
楊長史聽了,無奈苦笑。
他這個主公的性格,對於稱帝太過執著了。
擋是擋不住了,隻能疏通。
楊長史手捏須髯,思索了片刻,便給袁術出了一個主意。
他說:“主公還是得小心您那位急先鋒孫堅,我可聽說最近孫堅在跟他的部下謀劃著去揚州。”
聽到揚州兩個字,袁術也警惕起來,連忙問道:“此話當真?”
隻聽楊長史說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臣觀主公正在對傳國玉璽之事愁眉苦臉,傳國玉璽如今極大可能就在孫堅手中。臣有一計,可助主公得到傳國玉璽,也可解決孫堅圖謀揚州之事。”
袁術聞之,大喜,忙問何計。
楊長史回道:“孫堅意圖揚州,實則想要自立。既然如此,不如物儘其用、人儘其才,主公派孫堅攻打荊州。荊州之地權勢複雜,兵精糧足,又是四通八達之地,若是孫堅能拿下,主公便可將荊州收入囊中,壯大勢力,若是孫堅未能拿下,主公可趁機治其罪,責令其手下拿傳國玉璽來贖罪。如此既能消滅孫堅想要自立的萌芽,又能逼出玉璽下落,主公覺得可否?”
袁術聽之,哈哈大笑,連連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