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軍張燕的出擊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雙方在常山激戰十餘日,不分勝負,也都各自疲憊。
眼看一時間拿不下黑山軍,袁紹的頭號謀士沮授再次建議袁紹出麵與黑山軍張燕麵談。
畢竟冀州為重,黑山軍耗得起,袁紹可耗不起,時間一長,東麵的戰線就有可能被公孫瓚突破。
袁紹原本十分生氣,想他堂堂四世三公,一代盟主,怎麼能放下臉麵與黑山軍這樣一直賊匪的首領談判。
可事實擺在眼前,兩線作戰對於冀州十分不利。
他隻好采納了沮授的建議。
黑山軍張燕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賊匪,也是當時的名將,統兵很有一套。
見自己的大軍損傷慘重,加上先前在魏郡也沒有討到便宜,張燕不得不同意了袁紹的建議。
雙方罷戰,各引兵而退。
對於袁術而言,張燕的出擊雖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但至少已經牽扯住了袁紹數月,給他留出了大量的空間。
袁術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領軍一萬,進兵陳留,駐紮在封丘。
這個駐紮的封丘點位很有意思,大有講究。
先前說過,陳留郡雖屬於兗州,名義上是曹操管轄,實際上是曹操的老朋友張邈的地盤。
而陳留郡的治所雍丘卻在封丘的南麵,換言之,袁術從北麵而來,想要屯兵封丘就必須經過雍丘。
按照常理,袁術一旦踏入陳留郡半步,張邈便應該領軍出擊。
張邈好歹也是一大諸侯,當初關東聯軍中,他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可為何偏偏沒有出現在袁術的麵前,而是讓袁術順利通過了雍丘,直到封丘駐軍呢?
唯一的解釋,便是袁術已經和張邈溝通好。
袁術給了張邈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那便是糧草。
陳留郡,和袁術的潁川郡一樣,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底至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初被李傕軍團屠毀。
張邈雖為陳留太守,實則手上並沒有什麼資源。
他曾多次向曹操建議關於發展陳留之事,但彼時的曹操自身都難保,哪裡來的功夫幫他發展陳留。
更何況,二人的關係在關東聯軍之後,便已經變得貌合神離,甚至還有一絲敵對的苗頭這個先前我們聊過)。
所以當袁術拋出糧草這個麼大一個誘惑之後,張邈便很自然地站在了袁術一方。
他自動隱身,隻是想要給曹操留一個好的麵子。
看到這裡,就會有一個疑問——袁術的糧草來自何方。
先前聊過,袁術因為四麵受敵,加上糧草不濟,想著奪取曹操的兗州進一步發展。
他自己都糧草不濟了,哪裡來多餘的糧草給張邈呢?
不錯,這個糧草來自他的盟友,張揚、金尚和黑山軍。
他們原本的計劃很好,黑山軍張燕一路擊破魏郡,拿下袁紹的鄴城,而後會合張揚、金尚等人南下兗州,與袁術在陳留郡會師。
到時候不僅人馬有了,連糧草也有了。
所以袁術此行隻出動了一萬人馬,糧草也沒有先行。
張邈的默認,也給袁術留下了一條逃生之路。
他可以借道陳留郡南下,經過陳王劉寵的陳國,直接繞過徐璆的汝南郡,到達其堂兄弟袁忠的沛國。
先前袁術的楊長史提出來的三件事,前兩件袁術用三封信都解決,最後一件退路問題便是用糧草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