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呂布在乘氏縣的李進手中吃了癟,便在陳宮的周旋下,朝著山陽郡而去。
山陽太守劉洪是為數不多保持著中立態度的兗州門閥士族,沒有助力呂布,但也沒有抵觸。
呂布大軍進入山陽郡之後,便一眼看中了巨野這個十分關鍵的地方。
此地背靠大野澤,控製著一大片糧食產地,還連通著上遊的汶水和下遊的濟水,簡直就是兗州的大心臟。
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自然會有重要的人物把守。
薛蘭和李封。
薛蘭此人名氣可不小,與張儉、檀彬、褚鳳、張肅、馮禧、魏玄、徐乾被稱為“八俊”。
這麼說可能沒有概念,一旦提到兩個人,便會明白這八俊的分量。
第一個人乃單騎入荊州,一掃黃巾愁的襄陽名士,荊州牧劉表,劉表也被稱為江夏八駿之一。但凡名聲上帶著“八”字,社會地位就低不了。
另一個人乃後世的大將軍薛仁貴,河東薛氏可以說就是從薛蘭這一代開始的。
李封,是李典的伯父,就是山陽郡當地有名的李氏家族族人,與反對呂布入乘氏縣的李進同宗。
當初曹操掌控兗州之時,此二人便已經在巨野當官。
曹操並沒有調動二人,一來薛蘭有軍事才能,足以統籌大軍守住巨野,二來李封又是李氏家族,當地的勢力支撐,也是巨野的向導,與薛蘭搭配如虎添翼。
呂布領著大軍來到山陽之時,薛蘭和李封按照先前的約定,歡迎呂布。
巨野重城便落入了呂布之手。
陳宮已經看出端倪,隻要呂布能守住,憑借手上暫有的糧食,足以挨到明年的四五月春收。
到時候便可對曹操致命一擊,兗州便能輕鬆拿下。
所以他建議呂布分兵北上,準備在汶水南岸設立人馬,避免曹操渡河。
他們看中了關鍵的城池須昌,命高雅領五千人馬駐紮。
可惜,陳宮之智雖然出眾,但謀略不及曹操。
另外,他也沒有料到,袁紹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發兵發糧,幫助曹操度過最艱難的三個月。
在陳宮的觀念裡,彆說三個月了,曹操連一個月都挨不過。
隻要呂布屯兵山陽,他自己北上取壽張入主東平,張邈南下守住成武,連同陳留與濟陰,再加上留守陳留的張超,強大的防線便能掌控整個兗州。
不說是固若金湯,但絕對是高枕無憂。
估計,這也是他掉以輕心的原因之一,居然忽視了定陶的重要性。
不得不說曹操本身是一個頂級的謀略家、戰略家,能夠給《孫子兵法》做點評批注的人,水平至少有三層樓那麼高。
他一眼就看出了成敗的關鍵並不是搶渡汶水,拿下東平,也不是強攻山陽,硬著頭皮逼迫呂布出兗州,而是搶奪兗州之戰最關鍵的戰略物資,糧草。
曹操在一時間攻不下濮陽之時就已經意識到,未來的兗州之爭是一場持久戰,而濮陽之戰就是這場持久戰的開始。
雙方比拚的不僅僅是當前兵力和戰將,更是背後的國力。
這國力中最為關鍵的便是糧食。
而打開兗州糧食寶盒的鑰匙,就在定陶。
喜歡曹操那些事請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